高校大學生黨員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構建合理的高校大學生黨員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對提高黨員的發展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在文獻研究和專家訪談的基礎上,從思想政治素質、專業知識素質、實踐創新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等四個維度構建了大學生黨員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并為該體系的一級指標分配權重,構建的指標體系可以為黨員選拔提供重要參考。
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是高校黨建工作中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2014年頒布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發展細則》提出黨員發展要按照“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總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做好在高校教師和學生中發展黨員工作,加強黨員隊伍教育管理,使每個師生都做到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為黨。”在此背景下,我國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面對黨員隊伍日益壯大,但黨員發展質量參差不齊、部分黨員素養不高等問題,有效識別影響大學生黨員作用發揮的關鍵因素,構建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評價體系尤為重要,可以為學生黨支部進行黨員的選拔和考核提供重要參考。
近年來,學者們圍繞大學生黨員綜合素質評價體系開展了較為廣泛的研究。在大學生黨員綜合素質方面,有學者從思想政治素質、專業知識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和實踐創新素質等方面構建了評價指標體系,分別采用模糊層次分析法、AHP方法、貝葉斯網絡,對大學生黨員綜合素質進行評價。也有學者從黨員思想素質、專業素質、身心素質等大學生黨員綜合素質的某個具體方面,進行大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
1 大學生黨員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大學生黨員素質是大學生黨員個人及大學生黨員隊伍中固有的構成黨員條件的要素和大學生黨員、大學生黨員隊伍在性質上區別于其他群眾、其他組織的內在規定性。大學生黨員的綜合素質主要包括其自身的思想政治覺悟性以及對于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實踐創新的能力以及在進行工作當中接受并緩解壓力的能力。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高校學生黨員的實際情況,認為高校學生黨員的綜合素質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質、專業知識素質、實踐創新素質、身體心理素質等四個一級指標。
1.1思想政治素質
每個大學生黨員思想政治素質是黨員素質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包括思想素質和政治素質,滲透于其他素質之中,起到統領和支柱作用
1.1.1 政治立場堅定就是堅定地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政治方向上與中國共產黨保
持高度一致,始終以黨的利益為重。
1.1.2 遵守法律校規指學生具有法制觀念,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遵守學校規章制度,上
課不遲到早退甚至曠課,不擾亂課堂紀律等。
1.1.3 集體活動表現指所評價階段學生參與校、院、班級組織活動的情況,如政治學
習,輔導員組織的班會、文體活動等。
1.2 專業知識素質
學業成績、參與學科競賽狀況和考取專業職業資格證書等成果與獎勵直接反映了大學生黨員的專業學習情況。
1.2.1 學業成績就是評價階段所學專業課(必修課和選修課)的成績。
1.2.2 參與學科競賽狀況指評價階段參與學科競賽所獲得的獎勵,如挑戰杯、“互聯網
+”等比賽取得的成果。
1.2.3 考取專業職業技能證書指評價階段考取的專業職業技能證書數量,如英語四、六
級證書,普通話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等。
1.3實踐創新素質
實踐創新素質反映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素質,主要通過科技活動表現、成果轉化情況、社會實踐情況和創新創業等方面來反映。
1.3.1 學生工作情況評價階段學生擔任校、院、班三級學生干部的工作情況,如組織
活動的數量和效果、配合輔導員進行班級日常管理等。
1.3.2 實踐活動情況指所評價階段評價階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情況,比如暑期“三
下鄉”、疫情防控志愿者、支教等志愿服務活動。
1.3.3 社團活動表現指評價階段學生參與社團活動情況,比如積極組織社團活動,擔
任社團學生干部。
1.4身體心理素質
身體心理素質是大學生黨員素質的基本方面,包含了體能達標情況和心理測試情況等方面,而和諧的人際關系也將推動個人身心素質的發展。
1.4.1 身體素質指評價階段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和素質狀況。
1.4.2 心理素質指評價階段學生心理素質的健康狀況。
1.4.3 人際關系指學生在生活中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以及人際關系的和諧狀況。
因此,綜合運用文獻研究和專家咨詢法,結合對安徽池州、蕪湖從事黨建工作的學生支部書記深入訪談,確定了思想政治素質、專業知識素質、實踐創新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4個二級指標和12個三級指標的大學生黨員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
2 模型的檢驗與應用
2.1 調查問卷分析
采用問卷調查法獲取數據,問卷中的選項都是根據研究假設進行設計的。問卷的內容分為“個人基本信息”、“大學生黨員綜合素質測量量表”2個部分。測量量表采用李克特五級量表的形式,將問卷選項分為“非常符合”、比較符合”、“一般符合”、“較不符合”、“非常不符合”五個程度,受訪者根據自身感受對選項做出恰當選擇。本次以安徽省部分應用型高校的大學生黨員為對象進行問卷調研,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377份,回收問卷323份,回收有效率為85.68%。
2.2 測量模型信度與效度檢驗
為了使問卷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得到保障,需要進行信度和效度分析。信度指的是測驗結果的內部一致性,通常用克朗巴赫系數檢驗,經過分析,整份問卷量表的克朗巴赫系數高于0.8,各維度的克朗巴赫系數分別為0.708、0.644、0.789和0.883,均高于0.6,表明測量量表的一致性和穩定性較高,因而得到的調查結果是可信的。
效度主要反映問卷的有效性,指量表能夠準確預測出所需測量事物的程度。通過主成分分析法進行因子分析,并以正交旋轉的方式提取公因子,所有指標落入4個公因子內,可解釋變量的67.632%。根據因子分析對因子載荷量的要求,當樣本量為300時,因子負荷量必須達到0.4以上。經檢驗,12個指標的因子負荷量最小為0.533,均滿足因子負荷量的要求。同時,KMO系數為0.864,通過了巴特利特球形檢驗,各變量間具有相關性,說明問卷具有良好的效度。
2.3 指標體系的驗證
結構方程模型可以檢驗觀察變量與潛變量之間的關系,考察理論模型與測量模型的適配程度,進而驗證理論的可靠性。使用AMOS 24.0軟件作為工具,選擇極大似然估計對評價模型進行指標體系的驗證。經過檢驗,發現除初始模型擬合優度指數(GFI)的值超過0.9外,其他指標的數值均不在理想范圍內,因此需要根據修正指標進行修正。
結合修正索引和參數估計摘要表,刪除心理素質這一指標,得到模型二。經修正后,測量模型卡方自由度比小于3,近似誤差均方根(RMSEA)小于0.08,擬合優度指標(GFI)、比較擬合指數(CFI)、規范擬合指數(NFI)、增值擬合指數(IFI)均超過0.9,達到標準要求,在此基礎上構建大學生黨員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二階因子模型。由模型可知,綜合素質下四個一級指標的因子載荷分別為0.70、0.78、0.91和1.08。思想政治素質下的三個二級指標的因子載荷分別為0.57、0.58和0.91,專業知識素質下的三個二級指標的因子載荷分別為0.53、0.67和0.64,實踐創新素質下的三個二級指標的因子載荷分別為0.82、0.58和0.82,身體心理素質下的兩個二級指標的因子載荷分別為0.55、0.62。檢驗發現絕大部分指標的因子載荷系數在0.5以上,均達到了顯著性水平;綜合分析表明,最終得到的大學生黨員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合理。
2.4 權重的計算
因素負荷量的大小如實地反映了二級指標相對于一級指標的重要程度,以及一級指標相對于總指標的重要程度,據此可以為各級指標分配權重。例如,在一級指標“思想政治素質”下,二級指標“政治立場堅定”、“遵守法律校規”和“集體活動表現”的因素負荷量取值分別是0.57、0.58和0.91,則經過算術平均,“政治立場堅定”的權重為0.57/(0.57+0.58+0.91)=0.277,
“遵守法律校規”權重為0.58/(0.57+0.58+0.91)=0.281,“集體活動表現”的權重為0.91/(0.57+0.58+0.91)=0.442。同理,可以計算出所有一級指標的相對權重。對全部指標進行權重分配后,可以實現對大學生黨員綜合素質進行評價和比較的目的。
3 結論和建議
3.1 結論
在文獻研究和專家訪談的基礎上,科學構建了大學生黨員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模型,并通過實證研究驗證了指標體系的合理性和評價模型的有效性。通過上述分析,獲得以下結論:
(1)大學生黨員綜合素質可以通過思想政治素質、專業知識素質、實踐創新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等四個方面體現,這四個維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學生黨員綜合素質的實際水平;
(2)根據大學生黨員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驗證性分析結果,其標準化路徑系數大小排序為:身體心理素質(1.08)>實踐創新素質(0.91)>專業知識素質(0.78)>思想政治素質(0.70),說明身體心理素質和實踐創新素質兩個維度對大學生黨員綜合素質的影響相對更大,同時體現學生的專業知識素質和思想政治素質需要進一步加強。
3.2 政策建議
(1)推動政治教育常態化。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提升大學生黨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已經成為一段時間內高校組織工作的重點所在。由于大學生黨員在入黨后思想教育有所松懈,一部分高校政治教育的工作又是時段性的,導致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不穩定,因此政治教育常態化迫在眉睫。一是高校基層黨組織要狠抓理論學習,充分利用黨校培訓班、政治學習和黨日活動等契機學習黨的各項理論、方針和政策,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組織支部黨員進行交流研討,撰寫心得體會,以此提升支部學生黨員的整體素養。二是利用網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如組織支部黨員進行學習強國APP打卡活動,提升學生黨員學習的興趣。
(2)搭建平臺,注重實踐鍛煉。為了促進學生黨員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高校基層黨組織要積極搭建平臺,充分發揮黨員的創新意識。一是搭建志愿服務平臺,組織黨員參加迎新、三下鄉和支教等志愿服務活動,不斷提升大學生黨員綜合能力與素質;二是搭建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學習平臺,基層黨組織要利用五四青年節、七一建黨、八一建軍等特殊的時間節點,組織黨員赴雨花臺、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等校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實踐學習活動。三是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建立校企合作平臺,組織更多的黨員去實習基地進行實踐鍛煉,以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
(3)創新活動形式,提升身心素質。相對于傳統的第一課堂教學來說,第二課堂提供了更為形式靈活、內容多樣、覆蓋全面的、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面向未來的全面能力為宗旨的各類校內外活動,對學生黨員身心素質的提升大有裨益。高校基層黨組織要不斷創新活動形式,在強身健體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一是積極倡導以班級、團支書、寢室為單位,走出宿舍,在操場開展素質拓展,課間小游戲等娛樂活動,以培養和諧的人際關系;二是結合5·25大學生心理健康日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在全面性和針對性上下功夫。
(4)舉辦競賽活動,豐富學生理論知識儲備。通過舉辦競賽的方式提升學生的語言組織水平以及對于黨的發展歷史及其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演講活動,通過演講活動,要求學生在進行演講過程當中闡述自身所學習到的黨的歷史知識以及對于黨史知識的了解,從而豐富學生對于黨史知識的思考和總結,提升學生對于黨性的覺悟。
(5)設置黨員模范,提升優秀黨員示范帶頭作用。學校在進行大學生黨員綜合素質培養當中,應當通過設立黨員模范的方式,將優秀的大學生黨員的綜合素質水平進行展示,幫助不同的大學生黨員準確定位其在成為優秀共產黨員路途上應當具備的素質和品質,并進行進一步的強化。
本文來源:《人生與伴侶》http://www.007hgw.com/w/xf/31052.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