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本好書》看文化類綜藝節目的再創新與價值輸出
《一本好書》是由實力文化、騰訊視頻和江蘇衛視聯合出品的一檔文化類綜藝節目。其上線開播兩期,便拿下了豆瓣評分9.3的好成績。該節目全新的形式、環節設置以及場景化舞臺讓行業驚嘆的同時,也再次刷新了人們對文化類綜藝節目的認知。以2001年播出的《百家講壇》為例,該檔以讀書為主的文化節目是邀請專家學者從專業化的視角介紹作品的歷史背景、作家背景,從而解讀經典名著?!兑槐竞脮愤@檔綜藝節目摒棄傳統的讀書類節目對文學作品的學術化解讀,而是以舞臺劇的形式立體、生動地回溯書中所描述的人物與事件。
一、《一本好書》的創新路徑
(一)文學作品的舞臺化演繹
《一本好書》選取的文學作品來自英國、美國、中國等國家,包括《月亮和六便士》、《三體》、《萬歷十五年》、《人類簡史》《未來簡史》、《霍亂時期的愛情》、《無人生還》等12本經典書籍。節目組在書目題材的選擇上采取多元化策略,涉獵推理類小說、愛情類小說、諷刺類小說、科幻小說、歷史研究類書籍以及科技理論類書籍。
相較于以往的讀書類綜藝節目,《一本好書》在節目形式上進行了創新,在文學的基礎上進行創作,以舞臺劇的形式致敬經典文學作品。文學作品中的小說或者書籍往往是模糊的、無形的,它們雖然對人物和細節進行了詳細描寫,但這些描寫都比較抽象。舞臺劇則不同,它會以具體的、有形的方式將細節進行栩栩如生的場景化再現,以此滿足人們的視覺和聽覺審美。同時,表演者通過語言、動作以及表情等方式能夠將人物的形象塑造的更加立體化。例如,在《霍亂時期的愛情》中,男主人公阿里薩喜歡在夜晚為女主人公獨奏小提琴,書中只是抽象的描寫這首小夜曲。但在舞臺劇中,琴聲和人物從書中走出來,觀眾不僅可以用耳朵聽到阿里薩那充滿愛意的琴聲,而且也可以用眼睛看到阿里薩拉小提琴時從期待到慢慢絕望的神情。阿里薩離開鎮子之前在女主人公的窗下拉小提琴,那時女主人公家的狗叫起來了,滿城的狗叫起來了,他停止演奏,狗叫也停止了。這種無聲與有聲的結合讓觀眾感受到強烈的聽覺沖擊,場景化的再現更加凸顯主人公的寂寥,主人公在舞臺上活起來了。文學形象在戲劇的助力下活起來了,這有助于那些沒有看過書的觀眾或看過書還不理解的讀者能更容易理解文學作品的內涵。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將文學作品以舞臺劇的形式進行改編,是能夠充分引起大眾的審美和情感的共鳴。同時,這種改編有力于促進文學與戲劇、文學與讀者、戲劇與觀眾之間產生相互的聯系,推動戲劇與文學的共同繁榮與發展。
《一本好書》中舞臺化的演繹不僅僅只是指將文學作品改變為舞臺劇,該節目還將歷史研究類書籍以脫口秀的方式在舞臺上呈現出來。節目中演員王自健以說書的形式趣味解讀《人類簡史》、《未來簡史》。這種講述并不枯燥,而是以幽默又接地氣的語言將書中的內容傳遞給觀眾,達到晦澀難懂的書籍可理解性輸入的效果。
(二)雙現場模式的交替呈現
《一本好書》的節目定位為“真人秀”,但從文化傳播的角度看也可以歸類為“文化類綜藝節目”。從流程上看,節目的每一期分為三個環節:背景介紹、現場表演、嘉賓解讀。背景介紹用朗讀的手段將每本書的作者、創作的背景等圖文信息向觀眾進行導讀。第一現場的表演與第二現場的嘉賓解讀以時空間隔的方式呈現在觀眾面前。第一現場由演員表演,用特定的、夾敘夾議的方式,將三個片段串聯起來呈現出書一個局部。每本書刻意的只精選局部章節,這能夠引導觀眾自發地沉入到遐想之中,達到吸引觀眾去尋找和閱讀原著的目的。第二現場則是主持人陳曉楠,作家蔣方舟、朱大可、止庵,學者吳伯凡、編劇史航等人以專業的角度圍繞舞臺劇表演的情節進行解讀。第一現場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進行情感的投入與釋放。第二現場的嘉賓的交談與點評將晦澀的概念簡單化,在解讀相關背景的同時將文學作品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兩個現場的交叉呈現有利于引導觀眾從動眼到動腦的迅速切換。
(三)滿足受眾需求的舞美設計
舞臺美術是戲劇以及其他舞臺演出的硬件。在舞美設計上,無論是現場的布景與道具、燈光的調控、還是演員的妝容與服裝都具有很強的技術性和物質條件的依賴性。以往的綜藝節目都使用單面式舞臺,即演員對著觀眾表演?!兑槐竞脮吠黄屏诉@種傳統的舞臺設計,采用環形舞臺即360°沉浸式舞臺,觀眾在中間,演員圍繞觀眾表演。這種設計將時間維度與空間維度完美結合?!对铝僚c六便士》中,隨著劇情的發展空間地點在不斷的變化。從歐式建筑的住宅,到巴黎臟亂的小酒館、空蕩簡陋的畫室再到無人的街頭,這種高轉場效率和場景的無縫隙切換都令觀眾產生身臨其境之感。燈光的變幻在《萬歷十五年》中表現的尤為明顯,從昏暗的定陵到明亮的書房、朝堂和臥室,光線的調控十分到位對觀眾形成視覺沖突,既符合觀眾的心境也貼近人物所處的情境。從萬歷的青年時期到中年時期再到老年時期,不同的時空片段在同一個空間流暢銜接給觀眾帶來極強的代入感。除此以外,節目組在道具和服裝上也最大程度還原小說所處的時代背景。比如在場景搭建上,歐式住宅、巴黎小酒館、中國宮廷、花園別墅、輪船、郵局等建筑都滿足了觀眾的視覺審美;在演員服飾上,歐式燕尾服、歐式女裝、宋代的朝服、宮女的宮服、后宮嬪妃的頭飾、三體人的長袍等既體現時代感也凸顯人物的外在形象。
(四)對白、獨白、旁白交叉融合的人物語言
臺詞不僅是電影、電視劇的心臟,而且也是舞臺劇的心臟。人物之間的關系與沖突、故事的發生與發展以及劇情的走向都依靠演員的臺詞來完成?!兑槐竞脮分醒輪T在語言上運用對白、獨白與旁白相融合的方式。在觀看整個節目的過程中,觀眾明顯可以感覺到對白的次數要少于獨白與旁白。但演員之間每一次的對白都是一種轉折,都會推動劇情的發展。比如《月亮與六便士》中斯特里離開家時,冷靜沉著的毛姆與歇斯底里的斯特里太太之間的對白,正是這場對白才導致毛姆去巴黎與斯特里會面。德克的妻子布蘭奇死后,毛姆與斯特里之間大段激烈的對白,這場對白可以看作是斯特里離開巴黎尋找新生活的一個動因。所以說演員之間的對白看似很簡單,但確能引導后續劇情的發展和走向。
“獨白是指角色在規定情境當中產生的內心活動,并用語言方式表現出來。因此,它也就成為一種從內部來揭示人物性格的手段?!雹佟对铝僚c六便士》中德克在妻子布蘭奇自殺后回到家中,當他看到斯特里留下的妻子的裸畫時,德克的心里是復雜的。一方面他因妻子的裸畫對斯特里充滿嫉妒和憤怒,另一方面他又感知到那是斯特里突破枷鎖后以嶄新的靈魂創造的真正的美。一段充滿著華麗詞匯的、無交流對象的自言自語式獨白刻畫了一個內心十分矛盾,又執著于追逐美的藝術家的形象。
旁白在影視劇中往往以畫外音的形式出現,它帶有很強的主觀色彩。旁白分為第一人稱旁白和第三人稱旁白。無論是《月亮與六便士》中的毛姆、《萬歷十五年》中的老年萬歷、《三體》中的羅輯、《霍亂時期的愛情》中的老年阿里薩還是《查令十字街84號》中的老年海蓮,我們都可以看到主人公的旁白貫穿始終,這種演繹加旁白的方式給觀眾一種親切感,也讓受眾更能體會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運。《萬歷十五年》中老年萬歷以第一人稱的旁白說道:“那時候我還是個孩子,一個生下來就得當皇上,就得背負天下,就得讓天下所有人滿意的神一樣的孩子啊?!薄百F為天子不過是制度所需要的一種象征物罷了。”“萬歷”的旁白以娓娓道來的方式詮釋劇情的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內心深處的痛苦與無奈。
角色之間的對白可以推動劇情的發展,人物的獨白可以刻畫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人物的旁白能敘述和說明事件發展的脈絡并表達主人公的主觀感受與評價。演員在舞臺上將這三種語言形式巧妙的融合,一方面能將每本書的精華內容呈現出來,另一方面觀眾在聽的過程中也更能感知到語言與文字的魅力,有助于觀眾理解文學作品的內涵。
二、《一本好書》的價值輸出
(一)文學與綜藝攜手推動“精神文化”的傳播
我國傳統的電視媒體一直追求的節目宗旨就是達到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平衡。綜藝節目作為電視節目的一部分,也必須在追求收視率的同時體現其社會價值。當前的很多綜藝節目都進入泛娛樂化模式,節目制作的時候往往過于浮躁,用刺激人們眼球、炒作的方式來獲取收視率。過于追求娛樂功能導致電視綜藝節目忽略了精神文化的傳播。那么在這種環境下打造優質的綜藝節目勢在必行。在現代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大眾生活壓力不斷增加、人們對于經典文學作品的閱讀越來越少的時代背景下,以輕松的、大眾可接受的綜藝節目的形式傳播精神文化是有很大的優勢。
《一本好書》找到了文學與電視綜藝節目之間的紐帶,通過舞臺化演繹的形式將經典文學作品以視覺化的方式傳播給互聯網和電視受眾,并深深印在受眾的腦海中。演員以生動化的演繹讓觀眾真切的感受到原作者的文字魅力和思想精髓,由此感召和影響人們去閱讀,去追求心靈的啟迪和精神的豐盈。這種輕松的、深入淺出的傳播方式,最大程度的實現了經典作品的雅俗共賞。同時,這也促進精英化閱讀向大眾化閱讀轉變,能夠解決普通讀者閱讀需求。受眾在寓教于樂的傳播方式下更容易接受文化的內涵,而且節目的播出也能積極的引導社會輿論,響應國家提出的積極傳播精神文化的號召,幫助受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二)演員與創作團隊協力引領“工匠精神”的回歸
近年來,“工匠精神”被頻繁重提,這種精神不僅僅指的在工作中要敬業、創新或者專注,它更是一種情懷、堅守與責任。隨著人們求學觀念、就業觀念以及用單位用人觀念的轉變,“工匠精神”已成為人們普遍的追求。除了“匠士”更多領域的“士”脫穎而出。
《一本好書》這個致力于原創的節目,從流程到細節都處處體現著演員與創作團隊的專業性和敬業性。在演員的選擇上該節目以“戲比天大”為標準,摒棄了當紅流量藝人。同時也以符合限薪令的標準來邀請趙立新、王勁松、王洛勇、潘虹等實力派演員。這些實力派演員以公益心看待節目的推廣,他們對藝術和節目的尊重源源不斷的向演藝界的藝人傳遞著大情懷與正能量。如今的演藝界以一味追求流量化為獲利手段,演員的敬業精神已顯得難能可貴。節目播出期間,觀眾的彈幕都是在感嘆演員的臺詞功底以及演技。關正文曾提到每期拍攝只錄制兩天,從早上六點一直拍到第二天四點,比如五十多歲的演員王洛勇熬夜兩天只睡了四個小時,又比如趙立新和王勁松苦練臺詞。這些均體現了演員對職業的敬畏、熱愛以及認真負責的職業精神。這種精神通過各種互動與傳播,感召著更多的受眾,引領工匠精神的回歸。
以關正文為首的創作團隊從2013年到2018年一直專注于文化類綜藝節目的創作。導演關正文2015年就在微博上說道“我們選擇堅持自己,做有價值的精神產品,并且享受傳播的過程?!睆?013年《中國漢字聽寫大會》、2014年《中國成語大會》到2016年《見字如面》、2017年《漢字風云會》再到2018年《一本好書》,這些質與量并存的文化類綜藝節目正是該團隊不斷堅持、追求突破的“工匠精神”的真實寫照。
除此以外,節目播出的平臺“騰訊視頻”,近年來無論是資金投入還是輸出內容上一直都致力于打造有意義、有意思的優質內容,以此實現不負用戶“好時光”。從2017年《明日之子》、《吐槽大會》、《腦力男人時代》等節目的火爆播出可以看出騰訊視頻一直都致力于做有質量的節目,并且不斷創新、傳遞正能量。
三、結語
當前各類綜藝節目層出不窮,很多節目為了收視率只注重看點和賣點,并沒有將節目應有的知識性與娛樂性進行有機的統一和平衡。《一本好書》作為一種文化類綜藝節目,除了讓觀眾娛樂的同時,也牽引出觀眾對文字背后的思考。例如,《月亮與六便士》這個講述斯特里的理想與現實生活沖突的故事,觀眾在觀看的同時也能意識到這是青年人步入社會后普遍要面臨的問題。斯特里的故事啟發了觀眾的集體思考,即如何處理好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關系這個永恒的話題。人們應該是勇敢的追逐夢想還是怯懦的向現實低頭?選擇生存還是死去?執著還是放棄?節目播出期間,觀眾發布的彈幕也出現了對不同文明和世界觀的激烈討論,斯特里是否是渣男?斯特里是否三觀不正?文學作品是讓人們了解人性還是判斷人性?
整個節目中,觀眾看似是在被動的接受節目所傳達的各種信息,事實上,他們是能夠從節目中獲得自信或找到自己的影子?!度w》這個關于宇宙的故事告訴觀眾一個現實的真相,浩瀚的星空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宇宙的危局也是個人的危局。就像羅輯一樣,每個人存在于世間都是有價值的。這無疑是在肯定個人的價值,是對受眾的一種鼓舞,能夠傳遞給受眾一種社會認同感?!度f歷十五年》展現給觀眾的是青少年時代萬歷被嚴厲管束的生活,這不僅是在解讀萬歷本人,也是在喚醒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成年人的記憶。觀眾集體記憶的碰撞與節目中的人物和故事一起形成激烈的認同感和情感共鳴。
《一本好書》證明了文學作品是可以進行舞臺化的演繹。這種轉變既可以在形式上融文化性、藝術性和觀賞性于一體,也可以在內容上具備思想深度、文化深度、溫度和人文情懷。這為傳統媒體的精神文化傳播提供了啟示,也為今后的文化類綜藝節目如何創新、如何進行有價值的傳播提供了借鑒。
本文來源:《視聽》:http://www.007hgw.com/w/qk/9501.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