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鎮化視閾下農村文化建設路徑研究
2011年中國社科院發布的城鄉一體化藍皮書表示,2003年以來,我國的城鎮化進入高速發展期。城鎮化連接城市和農村,連接工業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是擴大內需的潛力和轉方式、調結構的希望所在,黨和國家把新型城鎮化作為一個新的發展戰略。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機制,推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要科學、合理地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在農村首要工作就是要加強文化建設,提升村民文化素質,實現全員參與城鎮化建設。
一、我國新型城鎮化的發展現狀及對新農村建設的意義
我國幅員遼闊,自然條件和經濟基礎地域差異大,尤其在經濟、文化、社會保障等方面城鄉更具天壤之別。因此,國家推進城鄉一體化、新城鎮建設,目的在于縮小城鄉差別,力主城市帶動、幫扶農村盡快發展,讓廣大農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我國城鎮化的發展起步較早。但其顯著發展并引起學界關注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后。伴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及生產方式的改進,農村大量富余勞動力產生,他們由家鄉來到大中小城市打工,加入到城鎮建設中來。但城鎮化的發展速度緩慢,且并未明顯波及廣大農村。進入新世紀,三農問題備受國家關注,新農村建設被提到黨和國家工作重心上來,城鎮化得以推進,關注重點也由城市轉向農村。我國城鎮化發展進程呈現起步較早但發展艱難、復蘇慢但推進快、散漫且波動大等特點。這是受我國國情和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的。
我國現正處于工業化發展的中期階段,城市與鄉村在資源、投入、能源、產業布局等方面存在較大競爭與矛盾,特別是收入、教育、醫療等社會保障、以及政府的公共投入等多方面的差劇拉大。但不能因為矛盾和差異就停滯不前,這更提醒我們,我國城鎮化處于快速發展的敏感時期,具有復雜性和艱巨性。因此,應針對我國城鎮化發展的現狀及特點,健全完善相關體制機制,科學理順城鄉關系,保障城鎮化的可持續發展。
城鎮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它促使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使農村人均社會資源占有量增加,利于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加快農業實現現代化,有助于農民盡快致富。同時,城鎮化能夠推動城市帶動農村,促使優質社會資源和公共服務流向農村,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鄉共同繁榮發展。
二、農村文化發展的現狀及困境
農村文化的重要性一直備受黨和國家關注。早在2002年,國務院就要求以社區和鄉鎮為重點,全面加強文化陣地、文化隊伍、文化活動內容和方式的建設。 2007 年黨的十七大進一步指出“堅持把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作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加大投入力度,加強社區和鄉村文化設施建設”。 2012年“十八大”進一步提出文化強國戰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要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糧。”
在有利的政策環境下,農村文化獲得了一定的發展,但是,相對于農民的文化需求及新農村建設的需要,農村文化的發展仍存在很大困境。在調研中,對山東臨沂費縣費城鎮和石井鎮兩個代表性鄉鎮12個行政村的走訪后中我們發現,農村文化發展問題集中表現為:
(一)文化發展的經濟基礎薄弱
農村經濟相對落后,農民收入低,他們不可能自覺投資建設文化設施等,只有等、靠上級政府部門等外來投入支持。但目前,由于國家財政投入不足,鄉鎮地方財政又有困難。所以,廣大農村文化建設的專項資金幾乎沒有,活動經費嚴重短缺,導致文化設施建設滯后。走訪調查中發現,鄉鎮駐地的農村文化建設情況稍好些,但陣地空間狹小,被擠占現象嚴重,一間屋子里掛著多種辦公名目的牌子,設備陳舊落后與現代社會發展極不相符。這幾乎是鄉鎮文化站的通病。以石井鎮文化服務中心藏書為例,多是陳舊的報刊、雜志和武俠、言情小說,還有學生的課本與復習資料,農業科普類書籍也不多,實用性不高。農村文化發展狀況更差。部分偏遠的農村甚至出現了文化“沙漠化”現象,根本不見文化服務活動場所和設施。石井鎮高巖莊即如此。該村多年前因為各種原因一分為三,除了交通較便利的北村有點健身器材和小廣場外,其它兩村沒有任何文化方面的設施和投入。
(二)政府文化服務職能的弱化
盡管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村文化建設,但地方領導干部沒有充分認識到農村文化人才建設的重要性,沒有把農村文化人才建設納入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加之農村文化體制不健全,有的鄉鎮名義上設有專門的文化站,但職能發揮不突出。農村就更沒有人抓文化工作了。上級宣傳、文化部門組織的“三下鄉”活動僅在鄉鎮駐地村演出,很少到文化資源匱乏的農村。
(三)農民文化參與意識淡薄,文化生活貧乏
城市的發展和農業機械化的提高,經濟利益的驅動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得我國農村廣大青壯年離鄉背井常年在各大中城市務工,空心村和空巢現象出現并呈加重趨勢。農村文化精英外流,留守村民人數少,年齡大,文化程度不高,文化參與能力和意識淡薄。況且留守村民體力勞動量較大,承擔家中瑣事,很少有時間觀賞文化活動,文化消費意識薄弱。這在偏遠落后的農村更為嚴重。石井鎮遠離縣城,本鎮尚未形成穩定的特色農業產業模式,大多數村民外出打工。有些村中,80%的青壯年村民舉家遷往城市打工,常年不回家。魏老漢家只有老兩口在家,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八年前就已舉家到浙江某城打工,后改做生意,一年除了春節回老家陪老人幾天,其余時間都在某城。
(四)鄉村本土文化成長艱難
走訪中發現,大部分農村沒有專門的文化活動室。即使有,也只是掛張牌子應付檢查而已,完全形同虛設,比如費城鎮永和村。永和村民間文化資源相對富足,有兩家影響較大的家族文藝團隊,經常外出參加民間的婚喪嫁娶等有償活動,他們表示,有時想為本村村民演出,但都因場所限制和費用問題而放棄。農村民間文藝團隊的專長大都靠自悟和愛好形成,停留在自娛自樂的層面上,缺少組織和專業指導,隨意性強,經常性差,規模小。如費城鎮王家莊村每年村委組織村民參加縣里舉辦的大年初一的巡演活動,但平時很少有人組織活動;距離縣城較近的村搞一些象棋比賽、籃球比賽,既不經常,也不正規,如費城鎮勝利社區、三里溝社區等。
三、加快農村文化建設路徑的探討
新型城鎮化不僅僅是讓農民進城,住在樓房里,戶籍變成城市戶口,更重要的是人的城鎮化,而人的城鎮化是通過文化教育和素質的提升逐漸實現的。農村社區文化作為社會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高農民素質、推進農村城鎮化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農村承載了優秀的文化傳統,有優良的風俗習慣和淳樸的民風,我們發展農村文化建設,推進新型城鎮化,必須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
綜合對臨沂費縣費城鎮和石井鎮12個農村的文化發展狀況調查分析發現,農村普遍存在的這些問題,已經制約了城鎮化建設,影響了廣大村民共享文化改革發展成果,弱化了村民文化生活的幸福感受。必須積極探索,盡快改變農村文化發展的落后局面。
(一)加大財政撥款力度,搞好農村文化設施建設
各級地方政府部門要嚴格貫徹落實國家有關規定,撥足用于農村的文化發展專項資金,切實用于發展農村文化建設。縣、鄉、村要形成合力共同解決,發展經濟廣開財源,廣泛吸納社會公益資金投入,發展農村文化設施建設。重點投建社區文化活動室、健身器材等,建設農家書屋,倡導村民捐書,收藏雅俗共賞的、實用性強的書刊和讀物,讓各類村民都能獲得精神食糧。
(二)基層政府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和專業指導。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充農村文化人才建設的重要性,加強對農村文化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對民間文藝人員的專業指導。監督文化財政撥款的用度,嚴禁挪用截留;督促各鄉鎮建立文化中心,成立農村文化工作領導小組,由專人專管,嚴禁兼任抽調;嚴禁擠占文化中心,要建擁有健康高雅書籍的藏書室和閱覽室,對社會開放;立足實際,發掘培養民間藝人,帶動村民參與文化活動,引導他們自覺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適應新型城鎮化發展需要。
(三)創新思路,調動農民參與熱情,提高文化活動質量
農村文化活動的主體是當地村民群眾,只有充分調動其積極性,才能真正搞活搞好農村文化中心建設,繁榮農村文化事業。縣鄉文化部門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大膽創新,充分利用各種社會資源,將先進的文化引入農村;組織專業藝術人才挖掘村民喜聞樂見、群眾基礎深厚的文化產品和活動,深入鄉村巡演,調動廣大農民參與熱情;要以文化下鄉為載體,組織民間文藝匯演,深入農村流動服務,實現城鄉城鄉互動和文化資源共享。
世界各國的城鎮化沒有固定模式可借鑒,各地農村文化建設也沒有一成不變的規律可遵循。但是對農村文化的高度重視卻是各國城鎮化成功的共同經驗。我國農村文化發展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不斷轉變觀念,提高認識,積極探索發展路徑。要立足農村實際,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堅持村民需求為本、建設系統性與多元化的原則,堅持政府指導與村民自治相結合,建立較為完備的社區文化中心,實現內外資源整合,城鄉資源共享,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費孝通.鄉土中國[M].三聯書店,1995:39,71,77.
2.同春芬,黨曉紅,王書明,農村社區管理學[M].知識產權出版社,2010:67.
3.顧伯沖.發揮新農村文化的“軟實力”,光明日報[N].2006.2.16
4.金紅華.論新時期農村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構建[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5.傅安平.當前江西省農村文化發展:問題與對策[J].江西圖書館學刊,2005.04
6.中國社會科學院.城鄉一體化藍皮書:中國城鄉一體化發展報告(2011)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