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旅游意識的探索
近年來,旅游行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目前已經成為國際貿易的支柱產業,其產值已經超過了石油以及汽車行業。如今,旅游行業已經成為群眾性的活動,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不僅僅擁有較為豐富的旅游資源,還擁有最大的旅游客源市場,隨著旅游行業的發展,我國的旅游市場將會更加廣闊[1]。目前,隨著我國許多大專院校有開設了旅游專業,但中學旅游教育的內容過于分散,且教材中涉及到的旅游內容較為淺薄,無法使學生形成旅游意識。青少年充滿朝氣,學習能力強,人生觀以及價值觀正在形成,在此階段內做好旅游知識的教育,就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旅游的意義。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應當做好充分的準備,在課堂中不斷的融入旅游教育,培養學生的旅游意識。
1.旅游意識的含義與重要性
1.1旅游意識的含義
“意識”通常是指與物質相對立的活動的結果,例如思想以及觀念等,而旅游意識就是指人們對于旅游的認識,具體指人們對于旅游活動的認識以及對旅游意義的認識等,主要包括了形象意識以及開發意識等[2]。旅游的主體是游客以及參與旅游過程的服務人員等,旅游主體的意識就是旅游意識的主題,在旅游行業發展的過程中,旅游的主體一般還包括了地方政府,這是因為地方政府能夠對某地區的旅游行業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地方政府重視旅游行業的開發,該地區的旅游資源就會得到進一步的開發,從而促進該地區的經濟發展,因此旅游意識就是指地方政府、游客以及與旅游相關的從業人員對于旅游的認識。
1.2培養旅游意識的重要性
第一、能夠促進旅游與社會的和諧發展。旅游行業是各個產業中發展最快的產業,對于人們的生存以及發展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是社會關注的焦點。旅游行業中包含了豐富的社會能量,這些能量的開發與利用對于社會的和諧來說非常重要。而地理教學中的旅游意識的培養應當與我國的相關政策相結合,關注新時期旅游行業的發展,將旅游行業的發展與國民的需求相結合。如今的中學生或許或稱為未來我國旅游行業的主力,對于旅游的行業將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地理教學中融入旅游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旅游意識,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第二、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中學生思維活躍,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但人生觀與價值觀還處于形成階段,為了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就應當了解學生的特點,了解學生的需求。假如在日常教學中,只教給學生課本知識,沒有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培養,此種教育就是不合格的。而旅游正是人們追求身心全面發展的群體活動,在地理教學中,融入旅游教育,就能夠幫助學生正確的認識現實世界中人類與自然的關系,理解不同地理環境下的人文景觀,促使學生能夠正確的看待不同的人文景觀,培養學生認識生活以及享受生活的能力。
2.在培養學生旅游意識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缺乏一定的實踐性
旅游教育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實踐性較強,在開展旅游教育的過程中,應當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如此便可使學生了解旅游的基礎知識,并通過實踐深刻的認識到旅游的內涵,了解旅游的發展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形成正確的旅游意識[3]。實踐教學對于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單純的理論知識無法彌補實踐的缺口,因此在培養學生旅游意識的過程中,應當多組織實踐。但目前多數中學的條件不足,加上課程結構不合理以及組織管理較為困難等原因,并沒有實施旅游實踐活動,這在一定程度上便阻礙了學生旅游意識的形成。
2.2地理課程中旅游教育地位較低
一般情況下,多數人都認為旅游意識是旅游專業學生才應當具備的素質,旅游專業的學生接受旅游教育是理所當然,而非旅游專業的學生不用接受旅游教育,此種思想直接導致了在中學教育中,旅游教育無法開展的局面。在實際生活中,開展全民旅游教育,提升國民的旅游意識,是旅游行業發展的基礎,但在義務教育中,地理課程中的旅游教育內容較少,導致一些地理教師忽視了旅游教育,在日常教學中僅讓學生記憶一些旅游勝地,卻沒有利用這些知識來提高學生的旅游意識。
2.3地理教材中旅游知識的介紹不夠深入
在中學地理中,包含了人文地理、區域地理以及自然地理,有一些內容都介紹了旅游知識,例如《中國疆域和行政區域》中,就闡述了我國地理位置以及行政區域規劃的旅游知識,而在《中國的人口和民族》這一內容中,也詳細介紹了風俗習慣以及文化藝術等。但在實際的教學中,由于考試制度等原因,多數地理教師仍然以教授地理知識為主,忽略了旅游教育的內容,例如《中國的人口與民族》這一章節,新課標僅讓學生了解少數民族分布的特點以及人口政策等,并沒有其他的要求,導致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只介紹簡單的知識,沒有深入挖掘旅游教育的內容。
3.培養學生旅游意識的方法
3.1加強實踐教學
旅游教育需要與實踐相結合,學生才能夠學會探究問題,發現問題,最后運用知識來解決問題。經過實踐,將學生帶領導各項活動中,通過設計、考察以及思考等來發展問題。在實踐前,就應當對學生進行分組,并為學生指定一些活動的內容,例如調查本地區旅游者的行為,調查本地區旅游資源的開發條件,調查景區的環境容量以及旅游資源開發帶來的影響等,在調查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指導學生查找相關資料,設計調查問題,并最終形成交流成果。在實踐中,要求學生對于參與的活動內容有整體的理解,對于研究的問題要提出完整的解決方案,通過實踐教學,就能夠促進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問題,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旅游意識。
3.2挖掘教材中的旅游知識
地理與旅游有非常密切的聯系,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就是人文景觀以及自然景觀等,這些都是旅游行業賴以生存的基礎。從中學地理教學的內容來看,只有選修三屬于旅游教育的內容,事實上,在中學地理教材中,幾乎每一個章節都涉及到了旅游知識,但由于知識層面較為淺薄,經常被教師忽略。在今后的教學中,地理教師可充分的聯系地理內容,對于一些潛在的知識進行挖掘,將地理的知識與旅游知識相結合,不僅要介紹旅游資源開發的益處,還應當介紹旅游資源開發造成的影響,使學生能夠全面的認識旅游知識,以此培養學生的旅游意識。另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旅游經歷為切入點,組織學生討論自己外出旅游的經歷,同時融入旅游教育,如此便可使學生對于旅游知識有感性的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3重視旅游教育
在日常教學中,地理教師應當樹立正確的旅游教育觀念,充分的認識旅游教育的地位,且還需意識到旅游教育是新形勢下的新任務,關系到中學生的基礎知識以及技能是否能夠滿足社會的需求以及旅游行業的發展需求。只有充分的認識到旅游教育的重要性,地理教師才能夠正視旅游教育的作用,在日常教學中融入旅游教育,不斷的完善旅游教學體系,如此便可完善旅游教學體系,學生才能夠正確的認識旅游教育,形成正確的旅游意識。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應當以新課標為指導,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需求,逐漸融入旅游教育的內容,不斷的提高學生的旅游意識。
3.4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精神
中學地理課堂中教師還應該適當的對學生進行鄉土地理教學。其是中學地理教學中重要的構成部分之一。對鄉土地理進行研究是中學地理教學理論與實踐相關聯的最好的方式之一。其不單單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的熟練掌握地理基礎知識,還能夠使得學生更加了解家鄉。能夠幫助學生深入分析家鄉的地理特征與一系列的地理現象,從而產生旅游意識。鄉土地理教學主要是通過具有特色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感受到當地的自然與人文地理特點,獲知家鄉的同胞是如何改造自然、善用自然的,從而進一步讓學生擁有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偉大情感,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旅游意識。圍繞上述教學目的來開展中學地理課外時間活動的內容繁多,例如可以進行野外考察,環境監測等,社會調查與參觀旅游也是不錯的選擇。復雜多變的自然環境與地理環境能夠促使學生多動腦、多動手,不斷去接觸、去分析、去探討,進而強化學生的地理探索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可以幫助學生提高運用地圖分析、運用地理圖表的能力,大大激發了學生歸納、綜合、理解的思維邏輯能力。
4.結語
綜上所述,在中學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旅游意識非常重要,但目前在地理教學中仍舊存在缺乏一定的實踐性、地理課程中旅游教育地位較低以及地理教材中旅游知識的介紹不夠深入的問題,針對上述問題,學校應當加強實踐教學、挖掘教材中的旅游知識以及重視旅游教育,以此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正確的樹立旅游意識。
【參考文獻】
[1] 黃靜,劉文俊,李樹琪. 論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學生人文素養的培育[J]. 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1(01):22-24.
[2] 董麗. 教科書商榷之處的應對策略——對初中地理教科書西雙版納旅游業發展趨勢的質疑和教學應對[J]. 地理教學. 2012,23(16):43-45.
[3] 秦志英,龍良碧. 中學地理教師培訓的新內容——中學地理教學中災害教育和旅游教育的重要性[J]. 重慶教育學院學報,41(02):52-54.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