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在推廣社會教育傳播活動中的必要性
對社會教育和新媒體來說,在推廣社會教育傳播活動中合理利用新媒體具有必要性,具體表現在社會教育傳播活動需要新媒體,新媒體具有傳播社會教育信息的功能和職責兩方面。
(一)社會教育傳播活動需要新媒體
在影響傳播效果的因素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傳播媒介。在社會教育傳播活動中,教育媒體的作用要遠遠大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這兩種傳播活動,社會教育傳播活動需要新媒體是毋庸置疑的。
1.網絡說服理論對教育傳播的啟示
斯坦福大學傅戈博士提出Captology一詞用以表示計算機科技(Computer)與勸誘、說服(Persuasion)這兩個領域重疊帶來的技術影響——勸化性的計算機應用。與紙媒、廣電等傳統媒介相比,數字科技的互動效果更加明顯,數字科技可以化生出不同的角色與模式,在不經意中達到勸化目的。由計算機勸服理論得出的啟發是,社會教育傳播正經歷從傳統的單向傳播到為網絡提供更多選擇來說服受教育者向新媒體主動索求的轉向。③因此,在數字技術普及程度高的今天,利用新媒體進行社會教育傳播是很有必要的。
2.無尺度空間與教育傳播
因為互聯網擁有無限龐大的信息儲量,美國圣母大學的物理學教授A-L·鮑勞巴希及其研究小組認為互聯網是無尺度(Scale-free)空間。作為無尺度空間,網絡擁有兩大特征:集散化和聚類效應、小世界網絡。④集散化和聚類效應是指雖然網絡中的信息是無限多的,但并非隨機分布,而是以相關主題為集散節點,形成若干信息集團,集團內的信息交流是方便快捷的。小世界網絡是指在網絡中,A信息到B信息的距離較短,根據A-L·鮑勞巴希等人的計算,任意兩個網頁間的鏈接次數不超過21。⑤這兩個特征保證了雖然面對的是無尺度的空間,但在搜索信息時能夠快速、有效地實現。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在信息化的教育傳播環境中,傳播形式出現了小眾化、個性化、多元化、互動性、非線性等新特征,而新媒體能夠滿足信息時代的傳播需求。因此,在社會教育傳播活動中使用新媒體是必要的。
3.新媒體已深度嵌入社會生活
新媒體使用者的數量呈幾何級增長,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新媒體的重度使用者,新媒體已經深度嵌入了社會生活,新媒體正在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習慣、學習工作習慣,甚至是思維習慣、生存習慣。新媒體逐步成為人類各種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重要程度已經使社會教育傳播活動不能忽視其重要作用。
(二)參與社會教育傳播活動是新媒體的功能和職責
施拉姆將傳播的功能分為四種,即傳遞信息、引導輿論、教育功能和提供娛樂。由此可以推論,作為傳播活動中的行為主體——媒體也具有教育的功能。另外,媒體作為社會公器使用著社會資源,因此具有一定職責,教育是其中之一。
傳播活動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可以分為短期和長期兩種,長期影響中有一種是使社會成員間產生知溝,即社會成員間的經濟條件等差異會造成知識水平的差異。在信息時代,新媒體的出現和普及是促使知溝加深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使用新媒體的經濟要求和知識要求都比傳統媒體更高,在此條件下,新媒體需要加入社會教育傳播活動中,通過自身的教育功能縮小社會成員間的知溝,這是新媒體的職責。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