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百分數的意義》教學片段談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數學教學論文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教師要以教材為依據,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思考學生的生活世界中有什么素材可供教學之用,讓學生的生活經驗成為數學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資源,讓數學課富有生活氣息,喚起小學生親近數學的熱情,體會數學與生活同在的樂趣。下面結合《百分數的意義》教學片段,談一談數學教學的生活化。
片斷(一):
師:課前老師讓你們收集了含有百分數的物品,請拿出來,展示交流,共同分享。(學生拿出了有關物品放在桌上)
師:知道今天我們將學習什么內容?
生:百分數
師:請讀一讀自己所收集的含有百分數的語句,并試著講講它們的意義。
生1:羊毛含量占這件毛衣的90%,毛衣中有90%是羊毛。
生2:這瓶酒的酒精含量占這瓶酒的48%,不太辣。
生3:實際完成的是計劃的150%,超額完成了任務。
生4:我國人口數占全世界的25%,我國人口數比較多。
生5:我國耕地面積占世界耕地的5%,人多地少,要控制人口,保護耕地。
生6┈┈
多名學生上臺介紹
評析:以學生課前調查與數學信息的收集為前提,通過課上交流,使學生大量地接觸了其它的百分數,初步體驗了生活中的百分數,再創設學習情境,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師:誰會說一說這些百分數的意義嗎?
生:一個數占另一個數百分之幾的數叫百分數
師:老師也收集了一些資料,誰來幫老師發布這些信息。
(多媒體出示)
1、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發明的。日本的森林覆蓋率達65%,我國的森林覆蓋率達14%,但日本不砍伐自己國土上的樹木做一次性筷子,我國卻是一次性筷子的出口大國。
生1:65%表示日本的森林面積占國土面積的65%。
生2:14%表示中國的森林面積占國土面積的14%。
生3:我們要注意保護森林環境,不能過度砍伐樹木。
------
學生各抒己見,紛紛表示了對這一狀況的擔憂。
2、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登陸揚州。據統計,去年洋快餐的營業額是中式快餐營業額的180%。
生1:洋快餐的營業額是中式快餐營業額的180%。
生2:洋快餐的營業額比中式快餐營業額多80%。
生3:中式快餐要在經營上多動腦筋,提高服務質量。
-----
評析:以別開生面的“新聞發布會”的形式,讓學生去討論、交流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充分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到數學源于生活,自己是學習的主人。
片段(二):
師:做游戲,比較每組的大小,分組比賽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出示:第一組7%()13%、130%()100%、第二組25/72()12/59、2/15()5/12)
生:不公平,百分數進行比較方便,因為它們的分母都是100。
師:誰會用百分數表示生活中常用的成語嗎?什么叫百發百中?什么百里挑一?什么叫一分為二?
生:百發百中是100% ,百里挑一是 1% ,一分為二是 50%。
師:你有什么發現?能提出哪些問題?
(教師現場拿出一些實物,并從實物上提取出下列數據:0% 80% 100% 、120% 、 200%、 17.5% 、 3/4 、 3/4噸、 13/100、 13%)
生1:百分號前的數可為0。
生2:百分號前的數可為小數。
生3:百分號前的數可以大于100。
生4:百分數不能帶單位名稱,因為百分數是一個比。
生5:3/4噸與3/4意義不一樣,13/100與13%意義不一樣。
生6:百分數怎么讀?百分數怎么寫?百分數的意義是什么?
生7:你會把這些百分數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嗎?
評析:在分層練習中,使學生對百分數的認識不斷升華,從生活經驗轉化成了數學知識,讓學生在練習中領悟出百分數的意義。在習題設計上體現了趣味性,主要通過游戲比賽的形式,使他們在愉快的氛圍中,接觸真實的來自生活中的許多百分數,并由此思考,從而探究性地掌握了百分數知識。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來提問題,讓學生能主動去思考、去探索,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凸現了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人翁地位。
反思:
1、從生活導入,激發學習興趣。課前要求學生收集有關百分數的資料,積累數學信息。學生對這種課前活動興趣很濃,他們通過實踐活動,獲得了有關百分數的大量具體的感性材料。上課時,大大地減少了他們對新知識的陌生感,從而使他們有可能進行概括與演繹,較為順利地獲得了百分數的初步認識。
2、習題生活化,學生喜聞樂見。荷蘭數學教育家漢斯、弗賴登塔爾認為:“數學來源于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于現實,教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學生把現實轉化成數學問題的過程”。本課對百分數的有關知識,進行靈活處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氣息的題材改編成了學生感興趣、活生生的題目,并通過召開新聞發布會的形式,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到處有數學,數學與生活同在,又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百分數的積極性。教師現場拿出一些實物,并從實物上提取數據進一步突出數學的生活化,數學信息的真實化。
3、生活的真實數據,有利于對學生進行情意的激發。以上片斷中的題材源于生活的真實,使學生能透過數據了解我國人口眾多,資源匱乏,使用中的過度開發,從而通過與日本的對比,引發了對這一狀態的擔憂,激發了民族情懷和愛國主義精神。而這一教育是隱性的,滲透進行的,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