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綜合運用舞美手段表現劇目主題及營造觀演氛圍——話劇《失明的城市》文本解讀與舞美創意
為了突出冷漠的氛圍和人性的卑劣,話劇《失明的城市》舞美創意的基調都凸顯了憂郁的氣質。舞臺背景與故事情景的明暗對比,浮華與破落的對比,高高在上的診室與等候區域的高低對比,圍繞核心思想的種種舞美設置的暗喻,以及多種手段引領觀眾的代入方式都是對主題的細致描畫。通過光、影、表演區域、幕布、氣味等多個舞美設置對主題思想的反映進行分析,以及多種舞臺手段,都揭示出氛圍營造與主題刻畫與升華的方法。現文章以話劇《失明的城市》為例分析綜合運用舞美手段表現劇目主題及營造觀演氛圍。
一、文本解讀
一場突如其來的白色眼疾席卷了整座城市。患者的眼睛雖然沒有器質性的病變,但是眼前一片雪白,以致失明。這種傳染性極強的疾病使得與患者有過接觸的人,包括眼科醫生博爾在內都難以幸免。空前的恐慌和巨大的陰霾籠罩著這座城市,政府將病人強制隔離在一座廢棄的精神病院中。于是一個對于人性維度、道德底線、社會詬病、價值體系與自我救贖的深刻探討和嚴酷拷問的極具魔幻色彩的故事——《失明的城市》就此上演……
白色代表光明,卻成為了失明的癥狀。黑色代表黑暗,卻成為了復明的標志。作者巧妙地運用了光明與黑暗,真理與蒙蔽的錯置來隱喻了這種非病理學上的失明其實是心靈和靈魂的失明。其實,這里失明的并不是人賴以生存的城市,而是活在城市中的人。從藝術走到現實中,人們又何嘗不是這樣?瞪圓雙目、視物清晰,卻對很多人、事視而不見,無處不流露著人性的冷漠和道德的缺失。作者將一個極端矛盾、一個巨大的人間災難和盤托出,把劇中人物瞬間推向地獄的邊緣。撕碎了他們的層層假面和偽裝,拋開了身份、地位、容貌、年齡等等一切界限,打破了現代文明的重重標準,裸露出最真實的靈魂,放置在顯微鏡下,看眼盲如何心盲,看最原始的欲望吞噬道德的束縛,看人類的自覺是否被喚醒,看自我救贖如何讓心、眼重見光明。值得敬佩的是,作者用一個故事、一個極端事件探討了眾多宏大的現實社會命題,人性、信仰、性別定位、生存與死亡、沉淪于救贖、社會階層、極權政治等等。承載了厚重的社會反思和深刻的思想啟迪,堪稱現代警示錄。
劇中結構和矛盾設計精準,層層遞進。從進入隔離室的內部斗爭開始,到對自由的渴望,再到盲匪的出現,矛盾再次升級。盲匪帶來的是地獄中的地獄。來自不同階層的人們在絕境中展現了人與環境沖突,人與自我意識糾纏的最極致的狀態。在食物面前,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瞬間降至最底層,人們不惜用女人來換取面包。尤其是尼莫和博爾的爭論尤為精彩。尼莫赤裸裸地提出了毫無道德底線的要求,并且大言不慚、理直氣壯,甚至認為相較于那些“心里想,嘴上不說”的人,他本人才叫大義凜然,才更加的高尚。這里我們能看到雖然褪去了社會標簽,但是那些余溫還在。博爾就是在階層、地位、職業,當然還有內源性的價值觀的投射下極盡能事的修飾和美化著自己跟尼莫相同的需求。于是上演了真小人大罵偽君子那酣暢淋漓的一幕。五十步笑百步的對話是如此的諷刺和晦暗,讓人嗤笑中又帶著一把辛酸淚,憤怒中又藏著一抹無助之情。于是觀眾們產生了強烈的代入感,都在默默思考和捫心自問——如果換做是我,我將如何取舍,如何面對?博爾的妻子是全劇中唯一沒有失明的人卻也是最痛苦的人,她看到了人性最丑陋的一面,看到了人們、看到了自己的丈夫在絕望中的懦弱和道德的淪喪。她是作者特意配置的一雙眼睛去見證黑暗,同時也是黑暗中的一點光亮、一絲溫暖和一線希望。在現代文明中,那些被視作弱勢群體的女人們,在面對著極惡挑戰的時候,在博爾的妻子的引領下站了出來,直面邪惡、無畏抗爭,觸發了母性的堅韌和奉獻精神,熠熠生輝、星火燎原!
《失明的城市》作為一部值得人們警醒、反思的話劇,是有重大思想意義和精神價值的,它直指我們的內心,直指整個人類生存的境遇,在地獄般的境遇中人類該如何維持道德?如何堅持信仰?如何尋求自身的精神出路?如何保持精神的力量?如何去思考人類的前途命運?一系列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比疾病蔓延更迅速的實際是人類的恐懼,比災難更可怕的其實是人類的群盲主義,一切還沒有結束,一切還正在過程中,而思考不會也無法停止。
二、舞美創意
(一)整體思路:
通過對劇本的解讀,奠定了該劇的舞美創意基調。冷漠、殘酷的世界,陰暗、猥瑣的心理,扭曲、變態的人格,由此對應的是灰暗、壓抑、冷清、封閉的空間。光感也應該強調的是光色的冷清,光束的銳利,光源的點狀化及光斑放肆、無彈性、無伸展、無生氣的投射。應該用一些看似散亂的光線來突出全劇憂郁的氣質。
本劇的情節主要發生在兩個場景中,一個是文明社會中秩序井然的醫院,另一個是隔離患者猶如人間地獄的荒廢精神病院。兩個場景具有天壤之別,形成一明一暗的兩個鮮明對比。
(二)具體設計:
1.場景一
第一個場景,由線條組接,突出金屬感,背景是高樓林立的水泥森林。宏偉、絢麗的高樓大廈,擁擠的城市,緊張而又快速的生活節奏,要將整個氣氛營造的秩序井然。鋼筋混凝土的世界,看似堅固、牢靠,但這座城市能否應對突如其來的災難?現代化的設施、五彩斑斕的世界,雖然表面繁華,卻可以從行色匆匆的路人眼中讀出這個冷漠的城或許在某些方面有所缺失,為第二個場景中崩塌的世界埋下伏筆。
舞臺的色調是明亮的,設置了兩個表演區域。一個是博爾醫生的診所辦公室,另一個是候診區域。診所辦公室起在一個高臺上,通過四五個臺階可以走上去。既清晰分辨了舞臺區域,又強化了舞臺層次和空間。候診的患者們要仰視醫生的診室,給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覺。大家排隊、甚至不惜加塞想要得到救治,體現了大家對于健全、對于美好的渴望。高高在上的診室也有階層、社會地位的象征意義。舞臺運用多種手段調動演員的表演、烘托情景的氣氛,但是個人感覺該劇不應運用過分花哨的手段,以搶奪了該劇宏大的主題和厚重的意義。
2.場景二
第二個場景,背景的高樓林立變成了破敗的廢墟和鋼鐵垃圾。整個舞臺的色調是灰暗的,彰示災難降臨后城市的混亂和人們沉重的心情。舞臺同樣有上、下空間的劃分。精神病院中患者們居住的宿舍的門是在高處的,進入宿舍的人必須要走下臺階。他們向往的外面的自由世界是高高在上的,他們仰視著外面,自己卻身處臺階下,猶如牢籠之中。同時患者走下臺階時需要一步一步的摸索,給演員們模仿盲人的表演以支點。病床七扭八歪的擺放著,顯示精神病院的荒廢和黑暗世界的混亂。
用第一個場景與第二個場景的高處與低處的逆轉,體現劇本的現實意義與哲學思考。
3.全劇結尾處舞美變化
第二個場景在結尾處的變化:第二個場景要在結尾處出現巨大變化,原本存在的精神病院的圍墻、鐵欄與主背景的城市廢墟轟然倒坍,后背景通過LED大屏幕或投影的方式轉化成遠處曙光的動態圖案,在結尾處給觀眾以對光明的向往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的引導。
4.其他手段的運用
綜合運用多種手段,讓觀眾進入更為立體的、全感官刺激的多維度觀演空間之中,極力消除“演”與“觀”的屏障,讓觀賞此劇的觀眾有更為身臨其境的感受。
(1)將表演區擴大
在轉換入第二場景的過程中,群演進入觀眾席,他們衣衫襤褸,目光呆滯,手持鐵柵欄,通過表演調度將觀眾席分割成若干區域,形成若干個牢籠,讓舞臺與觀眾席成為一體,使觀眾產生與舞臺上的演員一樣的身處監牢的感覺,達到觀眾無法分辨出哪里是表演區、哪里是觀眾區的效果,增強劇目的帶入感。
(2)紗幕的使用
在群演將觀眾席變成“牢籠”的同時,舞臺與觀眾席之間落下一層薄薄的紗幕,使觀眾觀看舞臺上演員表演的時候視線變得模糊不清,增強第二幕劇情中壓抑的氣氛,并讓觀眾體驗“輕度失明”的感覺,對劇情的推進和演員的表演進行有益的補充,達成事半功倍的效果,帶領觀眾走進“失明的城市”。
(3)氣味的使用
可在表演中大膽使用氣味的元素。在第一個場景中,釋放水泥和建材的味道,讓觀眾體驗到被鋼筋混凝土環繞包圍的感覺;在第二個場景中釋放腐朽潮濕的味道,讓觀眾仿佛置身于囚禁劇中人的精神病院的監牢之中;而在本劇的結尾處,牢籠崩塌、曙光來臨之時,釋放青草與鮮花的香氣,使人神清氣爽,產生擺脫捆綁與束縛的感覺。
本文來源:《文學教育》:http://www.007hgw.com/w/wy/6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