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力成本對浙江制造業出口復雜度的影響
出口復雜度即一國出口產品中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以及高生產率產品的比例,代表了該國出口產品的技術水平。出口復雜度的優勢在于利用產品出口國的收入水度量出口技術水平,無需具體的產品和亞產業層面的R&D投入數據,是出口產品技術含量的一種粗略的替代。 勞動力成本上升對于工業企業出口復雜度有顯著的推動作用,但要素價格上漲越來越成為企業本身發展的成本負擔。
2002-2017年浙江制造業平均工資上升接近5倍。這在短期內削弱了浙江制造業的競爭優勢,對浙江制造業的出口復雜度進行測度,并針對勞動力成本對浙江制造業出口復雜度的影響進行實證檢驗,既可豐富出口復雜度的研究,又可為提升浙江制造業出口技術結構提供政策啟示。
1 浙江制造業出口復雜度的測度
本文采用Hausmann et al.(2007)的方法測度產品層面和浙江行業層面的出口復雜度。省級層面的制造業出口數據來源于國研網對外貿易統計數據庫和國際貿易決策與支持系統。
具體步驟為:第一步,利用公式計算產品層面的出口復雜度 。表示省在產品上的顯示比較優勢指數。。其中表示省在產品上的出口額,代表產品種類。第二步,計算某省的行業出口復雜度。表示省產品出口占行業總出口的比重。則為省行業層面的出口復雜度。
對22類海關HS分類產品做了調整,剔除了初等品、藝術類、珠寶類、雜項制品和特殊類行業,將SITC Rev.3至5位碼工業制成品歸類到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GB/4757 -2002 兩位碼,得到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GB/4757-2002兩位數行業(共18個行業)的出口復雜度水平。測度結果顯示,浙江18個制造業細分行業出口復雜度均值中,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醫藥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為前三位,橡膠行業、木材加工、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行業為后三位??傮w水平上,2002-2017年浙江技術密集型產業出口復雜度最高,勞動密集型產業居中,資本密集型產業出口復雜度最低。這與浙江制造業“勞動密集型產品>技術密集型產品>資本密集型產品”的出口結構相符,也與余文詩(2013)對全國制造業技術效率的測度結果一致,但不同于現有研究對全國制造業出口復雜度的測度結果。
2 實證分析
2.1 理論框架
“倒逼”機制是指隨著要素價格的上漲,一國制造業產業出口復雜度呈現不斷升級的趨勢。在要素價格上漲時,為了緩解生產成本帶來的競爭壓力,企業或是提高原有產品生產的技術效率和水平,以節約成本;或是進入技術水平更高的新產品行業,以提高收益。這將促使該企業產品的技術水平提升。
“倒退”機制是指隨著要素價格的上漲,一國產業的技術水平呈現不斷倒退的趨勢。某些企業缺乏技術創新潛力,產品市場占有率低,無法通過壟斷地位,以提高產品價格的方式,向消費者轉嫁日益上升的勞動力成本,進而導致產量、市場份額和利潤的減少。
2.2 模型設定
本文在考慮勞動力成本、熟練和非熟練勞動力數量、固定資產投入、企業規模、行業內企業數量等變量的基礎上,探討勞動力成本上升對浙江制造業出口復雜度的影響,具體模型如下:
其中,是對數形式,代表制造業出口復雜度,表示18個行業中的某一行業,是年份;是勞動力成本;是控制變量,包括勞動力總數量、固定資產投入、熟練和非熟練勞動力數量、企業規模、行業內企業數量等;、、分別表示各細分行業的個體效應、隨時間變化的時間效應與其他隨機影響因素。模型樣本期為2003-2017年。
制造業出口復雜度。根據Hausmann et al.(2007)的方法,分別采用人均GDP和對數人均GDP,計算出浙江行業層面的出口復雜度。出口數據來源于國研網對外貿易統計數據庫和國際貿易決策與支持系統。勞動力成本。采用制造業細分行業平均勞動力報酬作為代表性指標,采取對數形式以消除時間趨勢和異方差。數據來源于EPS工業企業數據庫??刂谱兞?。①固定資產投入。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固定資產合計(固定資產原值與折舊合計)代表固定資產投入。②勞動力數量。用制造業細分行業年末就業人數代表勞動力數量。③非熟練勞動力數量。用大專以下學歷年末從業人數代表非熟練勞動力數量。④熟練勞動力數量。用大專及以上學歷年末從業人數代表熟練勞動力數量。⑤行業內企業個數。用按行業分的工業企業單位數作為代表。⑥企業規模。用按行業分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與企業個數之比作為代表。以上數據均采取對數形式。數據來源于EPS工業企業數據庫和浙江統計年鑒。
2.3 變量統計和檢驗
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見表1。如果一個時間序列的均值或自協方差函數隨時間而改變,那么這個序列就是非平穩序列。單位根過程經過一階差分成為平穩過程,這樣的時間序列為一階單整序列。但一些時間序列,雖然它們自身非平穩,但其某種線性組合卻平穩;這個線性組合反映了變量之間長期穩定的比例關系,被稱為協整關系。平穩性檢驗結果表明,非熟練勞動力為0階單整,為平穩序列。其余變量為1階單整,原始序列非平穩。協整檢驗結果表明,變量的原始序列之間存在某種線性組合是平穩的,變量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比例關系,可以采用多元線性方程進行估計。
表1 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定義 代表性指標 單位 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標準差 樣本
Complexity 出口復雜度 出口復雜度 —— 11719.56 35696.69 4745.876 4460.111 167
Wage 勞動力成本 平均工資 元 28054.29 64269 11188 12121.78 167
Capital 物質資本 固定資產合計 億元 411.2232 1639.02 37.37 356.1369 167
Labor 勞動力總量 未區分是否熟練勞動力 人 134720.3 614400.0 9775.00 113822.9 167
Unskilled 非熟練勞動力 大專以下學歷
年末就業人數 人 94645.18 331285.7 8189.495 78845.86 167
Human 熟練勞動力 大專以上學歷年末就業人數 人 33834.72 165675.2 1585.505 35290.59 167
Scale 企業規模 產值/企業個數 億元 14.30628 1935.217 0.053524 150.0343 167
Number 企業個數 企業個數 個 1904.896 9215.000 3.00 1727.387 167
2.4 回歸結果
模型結果表明,勞動力成本上升,對勞動和資本密集型行業出口復雜度具有倒逼效應,而對技術密集型行業出口復雜度產生倒退效應。這與針對全國的研究結論不同。
勞動力成本上升對勞動和資本密集型行業出口復雜度產生倒逼效應,很大原因在于生產效率不高的企業被淘汰,或轉移至生產成本更低的地區,留下來的企業加大了研發力度,提高了生產效率,實現了技術水平的升級。①浙江傳統制造業,如紡織服裝、鞋、帽制品業、皮革、皮毛、羽毛及其制品業、塑料制品業等行業技術相對成熟,廠商數量較多。當勞動力成本上升時,勞動密集型產品價格上漲,需求量下降。為了贏得原有市場,企業不得不改進生產工藝,提升自身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國際競爭力,從而提高了出口復雜度。②理論上來說,勞動成本上升會使利潤下降,部分企業退出該行業,不利于出口復雜度升級。但浙江的勞動力市場化程度高、資本要素市場不完善、政策原因造成的資本價格低、民間資本存量大等因素,降低了資本要素相對于勞動力要素的價格,使得浙江資本密集型產業能有效抵御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壓力,從而保持出口復雜度的穩定和上升。
技術密集型行業未能有效抵御勞動力成本上升帶來的“倒退”效應??赡艿脑蛴校孩偌夹g密集型行業的發展更多依賴技術和人力資本要素,而非土地、資本、非熟練勞動力等初級要素。然而浙江高級要素的發展并不盡如人意。2003-2017年浙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科技活動人員占職工人數的比例由2.12%增加至5.71%,研發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之比由0.66%上升至1.67%,擁有發明專利數由1925件增2.87萬件,有科技活動的企業數占比由12.11%上升至35.7%。總體而言,浙江制造業專業技術人員比重偏低,研發投入不夠,創新機制不完善。②技術密集型企業需要大量資金進行研發以贏得市場的認可,非熟練勞動力成本上升帶動熟練勞動力成本更大幅度的上升,導致企業利潤下降,研發投入減少,技術進步變慢,不利于出口復雜度的提高。
3 結論與啟示
3.1 勞動力成本上升對出口復雜度的影響具有行業異質性
勞動力成本上升,對勞動和資本密集型行業出口復雜度具有倒逼效應,對技術密集型行業出口復雜度具有倒退效應。原因在于:①勞動和資本密集型行業生產效率不高的企業已被淘汰,或轉移至生產成本更低的其他地區,留下來的企業加大了研發力度,提高了生產效率,重視了技術水平的升級。②技術密集型行業的發展更多依賴技術和人力資本要素,而浙江高級要素的發展并不盡如人意。③勞動力市場均衡時,非熟練勞動力成本的增加意味著熟練勞動力成本的更大幅度的上升,導致技術密集型行業面臨更大的成本上升壓力。
因此,應培育高級要素的發展;重視勞動力成本對技術密集型行業帶來的壓力;加大資本市場的改革,減少資本要素的扭曲與錯配;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對企業研發進行扶持。
3.2 非熟練勞動力仍是勞動和資本密集型行業出口復雜度提升的主要推手
非熟練勞動力數量,對勞動和資本密集型行業出口復雜度影響為正,對技術密集型行業出口復雜度影響為負。可能由于技術密集行業更多依靠人力資本和技術設備進行生產,非熟練勞動力數量下降有利于出口技術復雜度上升。所以,應維護和落實全面二胎政策,完善勞動力就業配套政策。
3.3 熟練勞動力是技術密集型行業出口技術結構深化的主要驅動力
熟練勞動力數量對勞動和資本密集型行業出口復雜度影響為負,對技術密集型行業出口復雜度影響為正。這是因為勞動和資本密集型行業的生產性資本部門和服務性資本部門的非熟練勞動力占比較高;而技術密集型行業的該比例較低。因此,應加強職業教育和員工培訓,完善人才引進和人才晉升機制,打造更好的人才居住和工作環境。
本文來源:《企業科技與發展》:http://www.007hgw.com/w/qk/2122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