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必要性與實施策略
摘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現在在全國實施,目的是為了提高農民健康保障水平,減輕農民負擔,解決因病致窮問題,然而目前在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就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系列應對策略。
關鍵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必要性;實施策略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愿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是黨中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幫助農民抵御重大疾病風險,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因貧返貧問題,提高農民健康水平的一項重要舉措。
1、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必要性
1.1 從戶籍統計來說,我國鄉村人口仍然占總人口的很大比重。2013年統計我國14億人口中農村人口有8.9億之多,在整個人口中占了近73.5%[1]。
1.2 農民收入的增加相對于昂貴的并且不斷上漲的醫療產品供應價格來說仍微不足道,對于城鎮中等收入家庭尚且難以克服的醫療風險,農民更難以克服。
1.3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深受廣大農民的歡迎,解決了農民群眾 “看病難、看病貴,因病到貧、因病返貧”的問題,這在我國農村是一項長期的醫療保障事業。因此,立法來保證該制度的長期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是十分必要的。
2 、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存在的問題
農村合作醫療是黨中央、國務院實施的一項志在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的惠民政策。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這項惠民工程惠民不多,究其原因,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之處:
2.1 一些鄉鎮衛生院醫護人員嚴重緊缺且技術力量薄弱,設備不齊全,造成一些工作無法正常開展。比如,有些鄉鎮衛生院雖然有婦科大夫,但沒有麻醉師,剖腹產手術就沒法做。
2.2 農民對農村合作醫療認識不足,大部分農民不愿在鄉鎮看病,一些小病也想到市醫院和縣醫院去看。比如,生小孩,可以在鄉鎮衛生院或者縣醫院進行,而他們就不放心,要求要到市醫院生,造成市醫院病人過多,加床,而鄉衛生院閑著,形成一個倒三角形,這些都很不正常。
2.3 醫患關系緊張,有些患者把醫院當做一塊肥肉,遇到一點醫療糾紛,能告就告,狠狠地敲一筆算一筆。好多病本來是可以在鄉鎮衛生院看的,但鄉衛生院不敢收。原因是,醫護人員對病人盡力了,家屬反倒不理解,謾罵醫護人員,并索要賠償,所以,醫生為了保護自己,防止發生醫療糾紛事故,將部分病人拒之門外,推到縣、市一級醫院。有些醫護人員認為少收病人比多收好,因為病人少了,醫療糾紛發生的概率也就相對少了。
2.4 有些市醫院由于醫護人員欠缺,加之有些家屬對合作醫療程序不甚清楚,不理解醫護人員,經常在窗口謾罵。同時,很多醫生服務態度很差,讓農民反感,從而加劇了醫患關系的矛盾。
2.5 個別醫療機構存在不合理治療、不合理檢查、不合理用藥、不合理收費等問題[2]。新農合用藥基本目錄是省農合辦經專家制定的,完全可以解決一些常見病、多發病的治療用藥問題,但是一些醫療單位及醫生過多地使用了新農合藥品目錄以外的藥品,使農民不能從醫療過程中最大限度地得到實惠。同時鄉級衛生院很多時候是一本糊涂帳,錢滾到個人包里情況也是有的。
2.6 由于現今市醫院的醫護人員壓力大,工作量大,寫錯個別病人信息,造成病人報銷困難或無法報銷。
2.7 管理監督不到位,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的地區,基本按照中央要求建立了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合作醫療管理經辦機構、合作醫療管理監督委員會。但是在這些機構的組織構成方面卻存在很大問題,并不是所有機構都依照中央要求吸收參合農民代表參加。農民的權益卻沒有由農民來管理監督。
2.8 目前醫療機構為了和群眾爭利,想出種種辦法,套取國家資金,時下有幾種很讓人反感的行為:(1)扣留騙取農民合作醫療帳戶證,以編造農民住院的方式套取國家統籌資金。(2)參合農民醫病報帳時虛報亂算,抬高數字,套取國家統籌資金。(3)或者看一次病分開幾個處方,住一天院開成幾天。(4)鄉、村醫療機構爭利導致拖欠,緩報導致內部較亂。
2.9 政府投入不足。目前,國家和各級政府對衛生投入很大,但各實踐需要相比還有一些差距,導致基層醫療機構“以藥養醫”情況嚴重,對公共衛生反倒落實較差。
3 、 應對策略
3.1 農村居民的生存現狀,需要有法律約束的合理制度為其提供醫療保障,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領域,理應盡快建立相應的法律或行政法規,以法的形式來規定農民加入委員會的權利顯然是必須的。同時,加大宣傳力度,更有利于其對國家各項制度政策的理解。
3.2 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督和管理,才能保證參合農民享受到質量優良,價格合理的醫療服務。
3.3 加強醫療機構人員的醫德醫風建設,真正形成好的服務態度和“醫者父母心”的情懷。從本質上讓醫患之間應形成一種相互和諧,相互依賴的關系,如果做到人性化的溝通,服務到位,就可預防和杜絕一些不該發生的醫患糾紛。
3.4 現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比例加大了,而且,有些地方對于大病在農合定點報銷后,剩余部分還可到縣民政局報銷,這個政策惠民利民,有效減輕了病人家庭經濟負擔。盡管在具體的運行和監管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只要醫護人員及病人共同克服,還是可以解決的。
3.5 建立醫療服務質量巡回檢查制度,對定點醫療機構的綜合服務質量進行評估,逐步規范“合理檢查、合理診療、合理用藥、合理收費”;整頓規范藥品購銷秩序,探索鄉鎮衛生院藥品統一配送機制,并加強日常監管,嚴厲查處違規違紀行為[2]。
3.6 對于一些定點醫療機構特別是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的衛生人才匱乏、基礎醫療設施短缺,部分參合農民就診時舍近求遠的問題,政府部門應加快鄉鎮衛生院基礎設施建設,以緩解鄉鎮衛生院人員嚴重不足的問題;積極爭取項目,為鄉鎮衛生院配備適宜醫療設備;加強對鄉鎮衛生院和村級衛生室人員的業務技能培訓,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增強整體服務功能。
3.7 按程序認真對參合農民醫藥費用進行審核和補償,確保合作醫療資金不流失,同時又讓參合患者盡量得到實惠。
3.8 加大政府對公共衛生事業投入力度,徹底解決“以藥養醫”,醫院和農民爭利問題。
3.9 加強對醫療衛生機構監管力度,對開大處方,不執行統一藥價,扣留農民帳戶證造假,亂收費等行為實行公開舉報、限時處理制度。醫療衛生人員違反一次,作書面通報批評;違犯兩次作誡勉談話;違反三次由衛生行政部門吊銷從業資格,并追蹤打擊其非法行醫行為。同時,衛生主管部門、審計部門要加大對合作醫療資金教管審計力度。
總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進展順利,效果明顯,深受廣大農民的普遍歡迎,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發展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后,參保農民不再有病不去看,而是及時主動就醫,激活了農村醫療市場,合作醫療帶來的發展機遇促使鄉鎮衛生院改善醫療服務條件,提高醫療服務能力,規范醫療服務行為。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