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互聯網金融沖擊下的銀行發展對策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銀行;微信銀行;手機銀行;網絡銀行
一、互聯網金融在中國蓬勃發展
在網絡深刻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今天,互聯網金融大潮正洶涌而來。根據支付寶和天弘基金的官方數據,截至2014年1月15日,天弘基金余額寶規模已超過2500億元,客戶數超過4900萬戶。在2014年前15天內,余額寶新增了600萬名“寶粉”,規模凈增長了35%,平均每分鐘凈申購300萬元,每天凈資產規模增加超43億元,每天有超過400萬“寶粉”通過支付寶錢包查詢收益。按1:6.10的匯率計算,2500億元人民幣相當于409.84億美元,根據彭博資訊統計的最新全球基金規模數據,天弘增利寶規模在全球貨幣基金中可排在第14位。根據Wind資訊統計,2013年底,華夏基金以2282.67億元規模位居行業榜首,天弘基金1943.62億元排名第二,其中余額寶資產凈值為1853億元。然而僅僅15天后,余額寶的規模已增加了647億元,已成為新的行業第一。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曾說過: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來改變銀行。近年來,以阿里金融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可謂動作頻頻,從被業界解讀為“虛擬信用卡”的小額信用支付,到未來可能賣一切理財產品的“余額寶”,再到信用卡還款、代收代付、轉賬提現、線下條碼支付等,銀行的不少功能已經可以通過支付寶來實現。互聯網金融正以全面進攻之勢在金融服務領域里開疆拓土,攻城掠地。與此同時,諸多電商、第三方支付機構也都在“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二、銀行布局金融互聯網的現狀分析
馬云曾表示,“未來的金融有兩大機會,一個是金融互聯網,金融行業走向互聯網;第二個是互聯網金融,純粹的外行進來引發的金融創新?!痹谟囝~寶、理財通等互聯網金融產品沖擊下,銀行等金融機構紛紛開始重視金融互聯網發展,創新層出不窮。
1、不斷升級的銀行系電商。銀行布局互聯網金融,往往從搭建電商平臺開始。以中國建設銀行率先推出的電子商務平臺“善融商務”為例,提供從支付結算、托管、擔保到融資服務的全方位金融服務。截至2013年末,成立僅1年多的“善融商務”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交易量突破100億元大關。2013年8月29日,在深圳前海注冊的民生電商,從法律上獨立于民生銀行,但因為其發起人為民生銀行的7家主要非國有股東單位和民生加銀資產管理公司,因此兩者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正在醞釀獨立運作電子商務公司的興業銀行,在業內率先建立以支付結算、科技管理輸出為特色的理財門戶,并實行代銷分成制,預計2014年第一季度落地。在大型銀行及股份制銀行紛紛打響互聯網金融融合戰之際,城商行也在加快互聯網金融的布局。2013年11月,哈爾濱銀行與快錢公司在北京簽署了互聯網金融戰略合作協議,將在“資金領域、產品創新、客戶共享、管理平臺”等方面進行一系列的合作。
2、“微信銀行”大大提升了客戶體驗。“微信銀行”基于移動互聯網,結合手機銀行,在此之上進行業務創新。2013年7月2日,招商銀行宣布推出全新概念的首家“微信銀行”,提供包括轉賬匯款、貸款申請、辦卡申請等業務。
3、直銷銀行革新金融理念。2013年10月,北京銀行宣布正式開通直銷銀行服務模式,讓曾經專業化的金融服務變成可由客戶自己搞定的普通服務,不僅能7×24小時全天候提供銀行產品,還可以融合互聯網空間概念,不被傳統渠道營業空間約束,實現銀行“隨身而行”。直銷銀行有著很明顯的成本優勢:它不像傳統的銀行需要龐大的分支機構,無需承擔大量管理和業務人員的費用,建立和運營費用都比傳統銀行低得多。近年來股份制銀行和眾多區域性中小銀行,都在積極尋求業務拓展和區域擴張,短期內“復制”大型國有銀行全國性布局的可能性不大,直銷銀行則成為他們創新經營模式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銀行應對互聯網金融沖擊的對策與建議
在互聯網金融沖擊下,商業銀行需要重新審視自身的優勢與不足,采取有效措施,應對互聯網金融的競爭。
1、改變傳統經營模式。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支付產業的重心日益從金融主導的清算結算,向非金融主導的數據增值業務方向轉變。我國的保險、基金、信托也一改過去依賴銀行的銷售渠道,轉而把渠道重心轉移到網絡平臺,不設分支機構,摒棄了保險行業傳統的銀保、人海和電話戰術,從產品需求到服務流程都依托于互聯網,探索出一條全新的、精耕細作的業務模式?;ヂ摼W金融所擁有進攻型的企業文化、反應敏捷的組織體系、先進的網上金融技術,以及粘連度極高的龐大用戶群,對傳統金融業形成巨大的沖擊。
2、加強數據挖掘和大數據應用。移動互聯網的應用與發展,金融市場整體規模的擴大,金融行業數據收集能力的提高,將形成時間連續、動態變化的海量數據,其中不僅包括用戶的交易數據,也包括用戶的行為數據。對其進行分析和挖掘,能快速匹配供需雙方的金融產品交易需求,發現隱藏的信息和趨勢,進一步發現商機。麥肯錫在“大數據,下一輪創新、競爭和生產力的前沿陣地”的專題報告中提出,“對于企業來說,海量數據的運用將成為未來競爭和增長的基礎”。商業銀行應將大數據體系和信息化銀行建設作為未來創新發展的重要任務,重點關注在大數據背景下如何建設信息化銀行,利用海量的結構化、非結構化數據,通過集中、整合、挖掘、共享,來進一步發揮好信息的價值和創造力。
3、加強和互聯網等平臺的合作。通過與互聯網社區、電子商務的合作,一方面可以獲取更多的用戶行為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學到分層次的客戶數據搜集、積累、挖掘和運用技術,從而不斷適應并創造客戶需求,占據競爭的制高點。
參考文獻:
[1] 豪文. 銀行應如何直面互聯網金融沖擊[N]. 上海金融報,2013-7-5..
[2] 周浩,吳清樺. 金融互聯網的特點和發展趨勢[Z]. 證券時報網,2013-10-31.
[3] 李靜瑕. 哈爾濱銀行與快錢達成合作布局互聯網金融[N]. 第一財經日報,2013-11-21.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