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專業辦學分析
1. 行業發展背景
基礎設施建設一直是我省經濟發展的支柱之一,目前全省建筑業企業達8596家,全省二級及以上建筑業企業占企業總數的比例43.53% ,其中特級企業10家、一級企業190 家,一批民營企業產值大幅度增長,全省已有7家建筑業企業獲得對外承包經營權,并在房建、市政、電力、交通等工程項目上取得進展和突破。2012 年建筑業總產值達到5000 億元,全社會建筑業從業人員400萬人,其中農民工占90% 左右 。《四川省建筑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具體發展目標:2015年建筑業總產值超過 8000億元,全社會建筑業從業人數達到500萬人,到2015年完成50萬人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培訓考核高級專業技術工人10萬人。 四川省市政工程企業有近600家,成都市市政工程企業有近100家,近兩年在我校錄用市政專業畢業生共有36家企業,,平均每年每單位用人2.39人。即便按照四川省1000家建筑企業每家平均每年補充1個城市建設(市政工程技術、造價和監理)專業畢業生從事城市建設工程施工、造價、監理、內業資料管理等相關崗位的工作保守推算也有1000人的需求。
2.人才需求分析
調查顯示,目前施工企業從業人員素質偏低,具有中專及以上學歷的專門人才僅占10%左右,而這些人多數集中在管理崗位,操作層基本上是農民工。基層管理崗位上既無學歷又無職稱的人員仍占一定比例。在集體企業和農村建筑隊,放下鋤頭就拿起瓦刀的農民工占有很大比例。即使是國有大中型企業,企業隊伍中真正從事實際操作的技術工人也寥寥無幾,90%以上的現場施工任務由農民工承擔。
未來我國城鎮化建設、四川天府新區建設、成都市“交通先行”發展戰略,都需進行大量的市政設施建設,對市政工程施工專業的技術人才需求很大。通過對成都市人才市場、省市市政工程協會調查、以及相關機構媒體公布的資料顯示,目前市市政工程、道橋專業畢業的學生相對較少,企業內部基層專業技術人員緊缺,特別是施工員、材料員、預算員、安全員、試驗員、質量員、測量員等基礎性應用性人才需求旺盛,目前大型企業單位多和大專院校合作,進行人才招聘,中小企業對中職生有需求。
大專層次的畢業生無論是年齡還是文化層次以及責任心責任感,明顯高于初中生讀中專3年后就業的普通中專生。這同時給我們一個啟示:培養初中生5年升高職大專層次的培養力度是與時俱進的當務之急。
3 專業現狀分析
3.1專業情況
3.1.1招生情況
市政工程專業從1977年建校以來開辦至今,所培養的從事城市建設工程(道路、橋梁、給排水)的人才3千多人,已經成為我市和其他城市建設工程的主力軍。連續多年招生2~3個班100~150人。
3.1.2 師資情況
市政工程教研組現有專任教師8人,其中具有高級講師2人,講師5人,助理講師1人。教師的學歷和專業實踐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
3.1.3 培養模式
目前采用“2+1”教學模式,由于本專業的教師與行業關系密切,要求教師假期下現場鍛煉,教學上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方法上考慮學生特點,采用:
現場教學法——將學生帶到施工現場進行教學,把抽象、難懂的內容變得生動起來;
案例教學法---通過參考施工案例進行學習,帶著問題去學習,從而為創造主動學習的環境打下基礎,可使學生對將來做什么工作,面對的工作范圍內各個環節如何組成有較為完整明確的認識,有利于學生從就業的高度來看待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習,從而對各主干課程的學習和自己選擇發展方向更明確,效果會更好,容易把專業學習和就業發展結合起來。
多媒體法——通過圖文并茂的形象,給學生最直接的感受,提供大量的專業信息等。
抄繪法——通過的抄繪,讓學生具備一定的感性認識能力。
課程設計法---通過一周的專業項目設計,使學生理解、基本掌握特定施工項目的知識。
這幾年在實踐教學方面仍顯不足,特別是施工課程主要以紙上談兵為主,缺乏實踐培養。
3.1.4 實訓條件
校內的實訓基地與校外實訓場地結合,訓練學生技能。校外的實訓基地主要與企業合作,但流動性大,不穩定。
3.1.5 就業情況
我系市政工程施工專業的學生近幾年來,從事市政工程施工相關工作學生占總人數的70%,從事公路與橋梁18%,從事監理6%,其余學生多從事建筑施工相關工作。主要工作單位有:四川省各路橋公司、成都市政各公司等路橋、市政施工企業。學生畢業后,從事城市道路、橋梁工程的施工與維護工作,如施工員、測量員、試驗員、資料員,部分學生承擔市政工程的施工監理和檢測工作。 但近幾年學生鮮有到大型國有公司,原因在于學歷偏低。
3.2 專業特色
第一,長期與行業協會保持密切聯系,是全國市政工程專家委員單位,也是成都市市政工程協會的理事單位,了解全國和行業的需求。
第二,教學標準根據國家對市政工程施工崗位設置的要求而制定,技能性強。
第三,兼職和部分專業教師長期參與實際工程鍛煉,實踐能力較強,能掌握行業的最新技術。
第四,自主開發的課程使學生就業方向更寬。
4 存在問題
第一,教學計劃與標準與市場結合緊密修訂
第二,教師能力需進一步提高
第三,還需完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
5 對策與措施
樹立“精、特、強”的發展思路,走錯位發展、差異化發展的路子,強化行業中的品牌效應,起好引領作用。
第一,根據社會、企業單位需求,組織對實施性教學標準的制定
這些年來,教師對教育形勢發展有了較深刻的認識,抓好課程體系改革、教材編制,提高教學質量,
第二,教師教學水平和知識能力的提高
1.由于課程體系每門課程都緊扣專業,因而原有的本專業教師較容易適應新的課程體系;而原來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師,如:制圖、力學教師則需要補充較全面的專業知識,才能較好地適應課程體系;
2.教師需要具備較全面的操作能力,不僅實訓教師要懂得操作,而且專業理論課的教師對本課程涉及的操作技能均應掌握,因而要繼續加大力度鼓勵教師向雙師型教師方向發展,并且要創造參加實踐的條件,以利于全面素質較高的師資隊伍的形成。
第三,繼續組織編制施工案例、施工圖集。
繼續完善本專業的施工案例、圖集等輔助教材:既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參考資料,同時也是專業重要資料。
第四,大力加強校企合作,與企業結隊,共同培養學生并盡可能形成長效機制。促進教學質量提高,形成學生、學校、企業三贏的良好局面。
第五,繼續進行教學改革。在市政專業已確定的施工方向上,擬開設市政監理、測量方向,適當加入建筑知識,使學生在就業市場中具有更好的競爭力。
參考資料
1.《四川省建筑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2.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市政工程施工專業教學指導方案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