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陳出新把握未來-淺談全球政治經濟新動態對攝影專業的影響及如何適應新常態
可以說現在的21世紀的全球化真真正正的將整個世界連接在了一起,好比一張巨大的網,信息與信息之間的傳遞更加便捷從而實現了實時共享。這里我不由得聯系到了我的專業,攝影。攝影一詞源于希臘語,意思是“以光線繪圖”。那么伴隨著政治經濟新動態的發展壯大,它最直接的影響是意味著極大限度的開放。有人說過的一句精辟的話是這樣的:攝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縱即逝的平凡事物轉化為不朽的視覺圖像。而這極大限度的開放毫無疑問將攝影的所謂地界之分強有力地撕碎,我們知道新時代最引以為豪的作品其中之一就是互聯網,一個網絡與網絡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絡,這些網絡以一組通用的協議相連,形成邏輯上的單一巨大國際網絡,這種將計算機網絡互相聯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稱作“網絡互聯”,在這基礎上發展出覆蓋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聯網絡稱互聯網,即是互相連接一起的網絡結構。而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的討論中,全會提出,拓展發展新空間,形成沿海沿江沿線經濟帶為主的縱向橫向經濟軸帶,培育壯大若干重點經濟區,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發展分享經濟,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大數據的引進無疑是對攝影界的一次大革新,其實它誕生很早,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資源的共享以及海量資訊的傳遞早已成為日常,攝影師們早已脫離了以前的自成一派的理念反而大肆利用這一點組成了龐大的組織,他們將攝影的門檻逐漸降低,通過對以往器材的革新、保守理念的大換血,以及大力度的宣傳使得當今社會只要有臺相機人人都可以自稱攝影師,這無疑是對攝影這一技術同時藝術的沉重打擊。我的專業是影視攝影與制作,在我大一的時候最早接觸的是它的概念:將攝影、導演、錄音和剪輯形成一個總體的教學體系對學生進行專業教育。在四年的教學中,前兩年以專業平臺的教育為主,后兩年進行有專業方向的重點教育,有助于我們全面了解影視專業,力求培養出實踐創作能力優化的專業化人才。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強調一切從業界創作和制作的實際要求、從學生就業現實出發,以“重基礎、寬專業”為原則,以“畫面制作”和“聲音制作”為兩個基本教學目標,以具有編導思維和意識、編導能力和技能的影視創作與制作人才為培養目標,在專業建設和課程設置上真正體現“一專多能”(導演、剪輯、攝影、錄音)的特色,真正體現“注重創作實踐技能”的特色。這些是我大一聽老師講給我們聽的,還有一部分是我課下查的,我當時是個什么都不會的熊孩子,只是單純的熱愛攝影,正如上世紀的攝影師們一樣,從一個恭敬的學徒做起,但我直到今天依然認為攝影應該說是一種很有情趣很有創意的愛好,可以很好的展現自己眼中的世界,展現內心的情緒。如果是一個內向的人,可以利用攝影來與他人進行交流,如果是一個喜歡創意的人,可以讓攝影充滿生動的畫面,如果是一個細心的人,可以利用攝影來挖掘不為人注意的細節之美,如果是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可以利用攝影表達自己的態度和傾向。同時,攝影也是需要有豐富多樣知識做基礎的,形式上的美、內涵上的美、自然地理生物歷史方面的知識、色彩、光線運用等等,對于提升個人的美學修養有著很大的推動,但回到現在,我卻不得不承認,我這個想法已經過時了。正如我之前所說的那樣,因為攝影的門檻被拉低,所以我的那些想法只能為一部分人所接受但卻無法為我將來的就業有很大助力。我希望將攝影與我未來的工作相關,但這意味著我必須首先擁有一個清晰的關于當今世界傳媒壟斷格局下的中國局勢。
那么在當今世界,文化軟實力逐漸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參考指標。文化與經濟和政治相互碰撞,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世界各國的聯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場的擴大使得文化傳媒的競爭也日趨激烈。
首先是跨國傳媒公司的增多。如眾所周知的大亨默多克的新聞集團,著名的影視巨頭華納集團,維亞康姆集團,這些傳媒巨頭不斷在世界范圍內尋求其商品市場,規模也在日益壯大。它們以巨大的資金規模、先進的產業結構、強大的市場擴張、國際性的營銷網絡,正飛速加強自己在國際傳媒市場上的優勢,掌控著包括電腦、電視、報紙、雜志等眾多傳媒類型在世界范圍內的生產和銷售。這些大型跨國傳媒巨頭操縱著世界傳媒格局,同時,也導致了大規模的新聞信息的跨國流動,進而又加快了競爭全球化的步伐。再將眼光放回到我們的祖國,中國網絡電視臺中國網絡電視臺于2009年12月28日正式開播,首期上線的內容包括首頁、客戶端、新聞臺、體育臺、綜藝臺、愛西柚(播客臺)及愛布谷(搜視臺)。從2010年開始,中國網絡電視臺還將陸續上線包括電影、電視劇、紀錄片、財經、探索、健康、氣象、家居、旅游、教育、民族、音樂等系列內容服務。在互聯網信息時代,為用戶貼身定制多樣性,全方位的網絡視聽互動服務。這說明了現在的新聞媒體需要的不再只會是一名合格的攝影攝像,而是能準確判斷記者和編導意思并能快速做出反應的復合型人才,這也意味著未來的傳媒界對攝影的需求也不再會單一,只會不斷進化。因為隨著媒體媒介的變化,對攝影設備的要求也不一樣而需要的準備也不一樣,現在需要的也對不再是單純的在演播室會擺機器就可以應付的,這要求我要隨時關注最新的攝影技術發展及思想導向,如果跟不上這個時代的節奏的話我們必將會被時代所淘汰,拋棄固有的觀念,利用網絡等新媒體實時跟進技術和思想領域的變化是重中之重,真正做到推陳出新。
相對于我們自身的改變調整,我們的祖國,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也正在不斷深化改革開放,走向世界。中國在和平發展和民族復興過程中,需要有一個盡可能好的國際傳播環境和輿論環境。這個環境不僅包括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等新聞傳播環境,還包括電影、圖書、雜志、廣告等各種媒介和傳播渠道形成的綜合媒介傳播、文化傳播和輿論傳播環境。它影響到我國的對外國際交往,影響到我們的國家形象、民族形象,影響到世界各個國家、民族對我們國家和人民的了解、理解和認識,影響到我國企業的走出國門、落腳世界。因此,如何正確認識和客觀評估新世紀以來已經發生重大變化的全球傳播格局,以及在此基礎上如何考慮中國的全球傳播戰略、積極參與逐步改變世界傳播格局,不斷營造有利于中國和平發展、民族復興的全球新聞傳播、文化傳播和輿論傳播環境,是中國傳媒業面臨的一個重大而又艱巨的任務。總之,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中國要想在大型跨國傳媒巨頭壟斷世界傳媒格局的大環境下占有一席之地,一定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將國外先進傳媒經營經驗引進來,把國內優秀傳媒機制走出國門,推向世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新一代傳媒人也應早日適應這新常態,為之后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面對各大傳媒巨頭掌控世界傳媒格局,對中國傳媒業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對我們傳媒人來說也是一樣的,誰能最先乘上這條船不是最主要的,而是誰能一直在這條船上發展,這是根本性的問題。全球政治經濟新動態所帶來的是一系列的革新大換血,這意味著有更加廣闊的領域需要更多的人才去探求,那么對于現代攝影來說這無疑是一次巨大的突破機會。作為影視攝影,以往的膠片手段已逐漸被整個數碼浪潮卷蓋住,這并不是說明膠片過時,而是說明相比那沉重不便于攜帶的膠片,為了滿足人人攝影師時代的需求,數碼時代,為此提供了無法超越的便利。毫無疑問,當下是數字化設備大行其道的時代,膠片電影的風光年代已經一去不返。與數字電影便攜快捷易于傳播的優勢相比,膠片拷貝高成本、難以維護等弱點讓它的命運越來越不樂觀,在可以預料的將來,數字電影將完全取代膠片放映,偏執的影迷們也只能在老照片里回憶曾經的膠片時光。在數字時代,膠片電影與數字電影相比,劣勢一覽無余,但是還是有很多癡迷的觀眾更加鐘情于膠片高寬容度的畫面色彩,這也是膠片電影獨有的魅力。綜上所述,身為一名攝影系的學生,我也同樣不能固執的懷舊,在接受新事物的同時也要學會保有一些本真的東西才是最穩妥的方式,而數碼時代最重要的一點是速度,必須不斷緊跟其更新的步伐才能做到應萬變,所以對我來說熟記各類器材網站和理論論壇是很重要的,這也是學習的意義。“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可以說,實踐是個學習大課堂。所以在大學期間不但要搞好理論,更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去參與各種實踐,比如說電視臺實習,各種比賽等等只有不斷自我強化讓自己不斷充實,才能在未來的時代大浪潮中做到真正的把握未來。
學習的動力來自不斷求知上進的內在要求,也來自競爭和生存的外在壓力。面對復雜多變的時代洪流,在這個高度全球化的現在,我能做的是盡我所能的學習一切并將所學轉化為自身的“利刃”讓我在這全球政治經濟新動態中開拓出一片屬于我自己的天地,推陳出新,才能更好的把握未來;推陳出新,才能更好的適應這個時代。推陳出新,把握未來!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