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語文有效教學策略探究
一、中職語文課程教學的現狀
目前在大多數職校語文課堂教學中重知識輕能力,重傳授輕探究,重結論輕過程,重共性輕差異,重課內輕課外,重智育輕德育,高耗費低效率等傳統課堂教學固有的弊端依然普遍存在:每周四至五節課,同一年級不論什么專業使用同一語文教材,每學期寫六篇作文、教學十六至十八篇范文(教讀)、二至四次測驗、二次考試。普教行什么,職教也行什么,降低標準執行而已。考試是從一個很小的范圍內出的接近百分之七十的原題,且基本無變化;平時單元測試題的透明度就更大了,基本來自于平時的練習冊,這樣一種考前死記就能過關的考試機制,效果和后果可想而知,教學相長變成了教學相克。
由于以上種種主客觀的原因,中職語文教學的效率一直處于低下的狀態。中職學生一般語文素養相對較差,再加上認識上存在的誤區,他們對語文完全是一種冷漠的態度,興趣不強,積極性也不高,直至畢業,大多數學生依然錯字連篇,書面表達能力低,閱讀水平差。中職語文教師對此現狀很多時候也無能為力。因而有效的中職語文教學就成了新課程改革的最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我們應該努力追求的目標之一。
二、落實新課改精神,積極轉變傳統觀念
國家針對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思想已經非常明確,就是要加強教學的有效性,關注學生的能力發展,中職語文學科也不例外。中職語文教學要改變傳統的單向功能,轉而強調以學生的實際應用為本。為此,中職語文教師就要認真學習并落實新課改的精神,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真正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他們全身心投入語文學習。學生的參與程度與實際的教學效果密切相關,要想真正實現有效教學的目標,教師就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積極思考,主動地去獲取知識。教師要給學生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有了目標學生才會有努力的方向,也才會有學習的動力,讓他們主動地去獲取知識才會成為現實。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一定要全面考慮學情,“目中無人”的教學注定是無效的;設計問題時必須要有梯度和層次,要讓所有學生都有思考和回答的機會;要多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教會他們探究的方法,讓學生更多地表達自己的發現,不能一味地告知甚至灌輸;要注意方法的點撥,在課堂上真正培養學生的實踐精神和創新能力。歸結到一點就是:教師要用新課改理念重新武裝自己的思維,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課堂,在彼此互動交流中提高語文素養與能力。唯有如此,有效教學才有實現的可能。
三、創造和諧民主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熱情
現在的學生尤其是中職生與以往截然不同,極富時代特征,多為獨生子女的他們個性鮮明,渴望得到理解與尊重,希望能與老師平等地交流和對話,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真正地做到以生為本,尊重他們的主體性地位,這是實現中職語文有效教學的一個關鍵因素。新課改的精神提醒我們,以人為本就是以生為本,以生為本就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所有教學活動的最終價值與意義就在于學生的發展,中職語文教師應該有一套嶄新的教學思維,在課堂上應該努力創造一種平等對話式的和諧氛圍,讓學生能有參與課堂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學生有了置身于這種和諧氛圍的心境,真正平等的交流對話才會在師生間成為現實。教師要真正尊重學生、激活學生、成就學生,將每一個學生都視為知己,鼓勵他們勇敢地表達而不要有所顧忌、心存芥蒂,這樣的師生關系才是新課改下新型的師生關系,只有這樣的新型師生關系才能真正創造以人為本的課堂,讓課堂成為學生發展的空間。中職生的語文基礎都比較差,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給予他們更多的肯定與鼓勵,平等地與他們進行對話和交流,真正構建起自由、平等和民主的和諧課堂。只有將學生真正塑造成課堂的首席,中職語文教學才會真正有效。
四、全面調動各種積極因素,改革優化多種教學模式
語文教師要努力改善和優化教學模式,使每個教學環節都充滿生機和活力。教師在課程實施中應為學生的審美鑒賞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為其個性化、職業化的課程體驗鋪設多種路向,從而點燃學生創意閱讀、創意聽說和創意寫作的內驅力。
1.組織閱讀交流活動,要求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向同學推介喜歡的圖書,互相交流讀書心得、介紹讀書方法、推介新書等;又如開展讀書筆記展評活動,將讀書與寫作結合起來,要求學生或摘抄佳詞妙句,或摘抄精彩片斷,或寫讀后感,或是評點圖書內容等活動。通過活動的開展,來培養職校學生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和記誦名句、名篇的習慣,也達到鞏固閱讀效果的目的。
2.職校生不喜歡說教,動手能力較強,樂于參與活動。配合學生口語交際的實際需要,設計大量的口語訓練:如介紹式說話——自我介紹、活動介紹、知識介紹;描寫式說話——講故事、詩朗誦、模擬角色;體會式說話——思想匯報、談心勸說、自我批評;報告式說話——經驗交流、動員倡議、調查研究;討論式說話——主持發言、中心發言、爭議發言;模擬應聘、演講、辯論等訓練活動。口語教學可以采用情景教學和仿真教學,仿真教學就是遵循工作流程需求,精心籌謀出仿真的工作場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進行職業語文能力的練習。如旅游專業的學生到旅游景點進行講解練習;汽車營銷專業的學生在“4s店”的情境下進行模擬練習;商貿類專業的學生在客戶商洽的氣氛中進行業務交談。仿真操練在學生提高語文素養的同時,提高職業素養并體驗到真實感。
3.多樣化的第二課堂。提高語文能力還應堅持課內教學與課外活動相聯系,多方滲入。如舉辦才藝展示、文史常識競賽,作家作品專題講座;指導學生積極加入“語言藝術團” 、“文學社”“記者團”等;開展朗誦、演講比賽和辯論會;還可以策劃組織主題班會和團隊活動日等。課余豐富多彩的活動和生活不僅培育學生文學素養,更有效提高語言表達和應用能力。
總之,中職語文教學長期低效的現狀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和思考,中職語文要想實現有效教學,需要做的工作遠不止上述這些,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和實踐。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