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口岸物流與跨境電商協同發展分析
近些年來,跨境電商早已滲入中國民眾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但由于新冠疫情政策、保護主義等因素愈演愈烈,中國國際貿易環境持續惡劣,加上世界各國對外貿需求的乏力,使得中國外貿市場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衰退,但跨境電商仍然是一個新型的,以傳統電商平臺為基礎,實現了跨國付款、結算、貨物運輸等的國際貿易方式,它進一步擴大了國內貿易市場,并形成了促進中國外貿轉型升級的主要引擎[1]。二零一八年十月一日起,中國財政局、國家稅務總局、商務部、海關總署部門聯合政府發文正式確定,對我國跨境商品電商進口服務北京綜合貿易實驗區的跨境電子商務及進出口商品企業也將全面實施進口免稅新通關規則。二零一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由李克強副國務總理主持在京召開的國務院政府常務會議,確定將實施繼續和加快完善對我國跨境商品電商相關零售產品進口免稅優惠政策并逐步拓寬覆蓋范圍,通過不斷擴大對外市場經濟開放途徑更大不同程度地充分發揮地區居民的國際消費能力潛能;決定部署加快推動國家現代國際物流服務樞紐地區布局項目建設,進一步實施推動不斷提升地區國民經濟物流運營服務品質與社會效益。據悉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的相關決定與政策部署,我國將從二零一九年1月1日起,全面實行調整其對跨境商品電商及相關零售產品進口政策,逐步調整增加目前享有相關稅收抵扣優惠政策的相關產品進口限額免稅上限,并增加清單范圍。
口岸作為對外開放的門戶和國際貨物運輸的樞紐,在跨境電商物流體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2],而我國口岸仍存在基礎設施落后、通關流程冗雜、信息不完善等一系列問題[3]。口岸物流雖然得到了國家的政策支持,但與跨境電商的爆發式增長相比,稍顯落后,也就是說,云南省的口岸物流暫時不能有力地支撐跨境電商的進一步發展[4]。本文通過研究口岸物流與跨境電商的協同效應,以跨境電商的發展帶動口岸物流基礎設施和信息技術的進一步完善,也為口岸物流給跨境電商提供物流支撐奠定堅實的基礎。
1 云南跨境電商現狀分析
隨著世界經貿活動不斷跨越國界的進行資源要素的流動、以及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跨境電商行業開始廣泛出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云南省我省地處毗鄰我國東南邊陲,是一個面向西南地區開放的“橋頭堡”,擁有較好的邊境港口區位位置優勢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政策環境優勢,云南省更多地應該充分利用自身區位優勢,積極與我及周邊國家共同開展大型跨境服務貿易合作活動,以有效促進本省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打造“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
自2010年跨境電商行業在我國興起后,云南省的進出口貿易總額也在2017年首次突破了200億人民幣,并且在近幾年保持著穩定中增長的發展趨勢。2019年11月,云南省上線了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這意味著云南省跨境電商進出口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提高,2020年云南省進出口總額達到了391.3億美元,較2019年增長了16.14%,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提高了貨物通關速度和效率,減少了審批環節、提升了跨境商品的通關效率[5]。但是,由于缺乏國際知名品牌、物流成本較高、人才匱乏等因素的影響,以至于云南跨境電商的進一步發展遭遇了一定的瓶頸[6][7]。
因此,本文的研究滿足了口岸物流和跨境電商之間的協調發展的需要。對于推動中國對外貿易的蓬勃發展和促進中國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起著意義。同時, RCEP的條款中,有許多關于跨境電商的有關內容,這為跨境電商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也為促進跨境電商和對外貿易的發展提供對策建議。也滿足了口岸物流進一步發展的需要。研究口岸物流與跨境電商的協同效應,以跨境電商的發展帶動口岸物流基礎設施和信息技術的進一步完善,也為口岸物流給跨境電商提供物流支撐奠定堅實的基礎。
2 云南口岸物流現狀分析
口岸建設是對外貿易的前沿窗口,也是國際貨物運輸的樞紐。目前,依托云南特有的地理區位位置優勢——東北南下越老大陸連新馬,西南東接緬甸連印巴,已成為了“一帶一路”經濟帶上重要的推動沿邊貿易的環節[8][9]。以瑞麗滇緬口岸時期為首舉例,據統計,瑞麗市的對外貿易口岸進出口產值總額從“十二五”口岸時期的290.6億元迅速增加至達到了“十三五”口岸時期的688.5億元,年均同比增長20.8%[10]。對外貿易口岸進出口產值總額多年以來占中緬雙邊貿易的1/4,占滇緬雙邊貿易的2/3。但同時,云南口岸物流的發展仍受到毗鄰國家的政治與政策不穩定、人才匱乏、基礎設施較差、招商引資難等因素的影響,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云南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11]。
3 協同理論相關概述
協同學理論主要是美國的哈肯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建立的一個理論新興學科,該協同理論主要研究了各種由大量級的子系統所共同構成的復雜數學體系在某種特定條件下,經過大量子系統間的不同協調相互作用,在宏觀層次上呈現有序態勢,從而產生有特定功效的自組織結構原理的學問。協同作用理論可以分為協調相互作用、伺服協同原理、自動和組織協同原理,協調相互作用原理是以泛指由協調相互作用所支配形成的系統整體作用結果,是以泛指由復雜的和開放的子系統中大量各種子系統相互作用所支配形成的系統總體作用效果或系統集體作用效能;其中伺服協同原理中所指的系統是由快慢地變量用來服從慢慢的變量,序列和參量用來支配各種子系統作用行為;而自組織原理則是相對于他組織原理來說的。他們的組織管理是否泛指外部組織管理命令和內部組織管理能力均完全來源于一個系統內的外界,而內部自發性組裝則只是指一個系統在完全沒有接到外界組織指令的特定條件下,其內部各個子系統間不僅可以根據一定組織規律自行建立相應的組織體系管理結構或組織功能,同時還應具有系統內在性和自然發生性的基本特征。
論文中將運用協同理論,系統探討了跨境電商對口岸物流合作的影響以及口岸物流對跨境電商的促進作用,構建了跨境電商與口岸物流復合系統協調度計量模式,通過合理選用有序參量指數,并根據收集到的有關數據開展實證分析,綜合評估了云南省跨境電商和口岸物流合作的進展水平。
4 復合系統協同度模型構建
4.1 模型構建
本文根據研究工作過程以云南省我國口岸跨境物流電商為樣本依托,進行口岸跨境物流電商業務能力與我國口岸跨境物流業務協同整合度的預測度綜合評價。主要資料來源為《云南統計年鑒》和《云南年鑒》。
表1跨境電商與口岸物流協同度測試指標體系:
子系統 指標 變量
跨境電商發展能力X 進出口總額(億美元) X1
跨境電商出口額(億美元) X2
出口額(億元) X3
生產總值(億元) X4
第三產業生產總值(億元) X5
口岸物流發展狀況Y 全省貨運量(噸) Y1
口岸進出口完成額(億美元) Y2
口岸貨運量(噸) Y3
出入境人次 Y4
交通工具(輛、次等) Y5
基于各個指標搜集后得到的衡量指標的數據單位各不相同,無法直接對其進行一次統一衡量比較,所以我們需對各項綜合評價衡量指標的每個原始數據單位進行一次標準化搜集處理,消除量綱,因此本文使用SPSS對表1中的跨境電商與口岸物流數據分別進行無量綱化處理。
本文采用相關矩陣賦權法確定權數量,因子影響之和:N??=∑??????(??=1,2,???)????=1,Ni的值越大,表明第i個指標在指標體系中對其他因子的影響越大,關聯程度越高,應賦予較高的權重,最后經過歸一化處理得到各指標的權重????=????∑????????=1(??=1,2,?,??)。通過計算得出各指標的權重如下:
表2跨境電商子系統各項序參量指標權重
??11 ??12 ??13 ??14 ??15
0.5 -0.5 0 0.5 0.5
表3口岸物流子系統各項序參量指標權重
??21 ??22 ??23 ??24 ??25
-0.000375869 1.000375869 0.000187935 -0.000187935 0
計算出云南省跨境電商能力與口岸物流狀況子系統序參量各分量的有序度,并計算出兩者的復合系統協同度,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
4.2 數據分析
云南省我國跨境物流和通關口岸物流服務子系統的數據序列和參量有序列程度均逐年呈明顯快速提高增長態勢,符合云南省跨境物流電商市場的總體發展基本規律。
子系統有序化程度持續增加并不一定是就能有效率地促進整個口岸物流體系協調秩序度的持續增加,二零一一年云南省跨境電子商務子系統和香口岸物流子系統的綜合秩序度均以較快的增長速率持續增加,但整個綜合體系的協調度卻保持逆時間態勢。由此可見,跨境電商和口岸物流體系的協調與相互合作,更迫切需要的不僅是兩個主要子系統之間在整體架構、功能上的良性相互耦合,但也并不僅僅完全取決于各一個子系統之間的良性協作關系。
兩個子系統的復合系統協調程度,總體來說保持著不斷提高的態勢。隨著云南省跨境電商和口岸物流兩個子系統間有序發展程度的關系持續穩步提高,復合系統間在協同發展程度上在整體上仍然處于一個持續穩步提高的發展態勢,這也充分說明了由于云南省口岸物流和跨境電商系統資源利用共享管理制度、綜合物流服務信息系統、基礎配套設施體系建設和相關部門業務監督考核檢查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以及海關的"單一窗口"管理制度化的建立,跨境電商和口岸物流的子系統在各自協同發展的過程同時逐步逐漸出現了正向合作與互推協同化合的態勢,從而最終使得兩個物流子系統之間逐漸產生了不斷正向合作互推的一個良性循環。
5 對策與建議
5.1 政府層面
要做好跨境電商的基礎設施建設。做好跨境電商軟硬件能力建設,增加政府對邊境口岸物流設施資源的投入,增加保稅倉建設規模,增強邊境口岸的多式聯運實力。同時,充分發揮港口通關資源優勢,進一步完善港口內跨境電子商務的有關基礎設施建設。將跨境電子商務公司、各口岸通關部門、跨境物流公司等有機整合,形成聚集效應,以此提升通關效能、促進跨境電子商務行業發展,使二者形成互補、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進一步強化“單一窗口”的職能。建立集成一體化的電子通關服務平臺,這涉及電子政務、監督管理、風險防控等平臺。政府部門機關應當充分賦予"單一窗口"網站更多的信息職能,以便于搭建我國口岸資源協調與管理運作信息平臺。充分利用網絡信息平臺,加強口岸動態跟蹤監測我國跨境進口電子商務和跨境通關口岸資源協調管理發展的實際運行狀況,并積極配合國家海關、檢驗貨物檢疫等各個部門,簡化通關手續,降低貿易風險。
建立健全有關法規制度體系。隨著市場新冠疫情詞和單邊主義概念的流行,以及跨境電商企業所處的經營環境風云變化,為促進跨境電商和口岸物流的協調發展,要求地方政府有關部門積極創新市場經營與管營體制,細化制定相應的調控政策與措施,并及時健全相應法規體系,逐步建立以部門規章、地方行政法律與國家法規為立體化基礎的跨境電商和口岸物流企業協調運作的現代法制管理體系,也將為中國跨境電商產業的長遠發展打下更加扎實的基石。
5.2 企業層面
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內的公司應該利用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內的優勢互補和共享實現跨國電子商務、跨境支付、跨境物流、信息交互的全過程。在中國跨境電商及相關企業生態圈中,不同的組成部分之間相互作用、相互促進,從而達到生態圈整體增值的效果,實現協同效應,降低跨境電商成本、縮短物流周期、降低支付、結匯手續費,最終增強跨境電商企業競爭力,形成正向推動的良好局面。構建生態圈的重要基礎是建立生態圈內同享的信息平臺,跨境電商全程數據都將會總在該信息平臺上,做到全部產業鏈的信息同享。從跨境電商和口岸物流合作發展的視角而言,就需要以政府為主導、跨境電商企業為核心,參與跨境電商活動的相關企業、物流企業及口岸各資源要素同時處于這一生態圈當中,一方面實現信息共享,簡化通關流程與通關手續,另一方面進一步強化跨境電商企業對整個產業鏈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使整個生態圈更聚集,更有生產效率。
企業必須重視專業性、綜合性人員的培訓。跨境電商產業鏈全過程的跨境物流、跨境支付等一系列問題,環節較多,并且涉及兩個甚至多個國家,這需要跨境電商企業的管理人員對國內外文化習俗、政策、匯率結算等內容有充分的了解。
積極搭建跨境電商和口岸物流之間的合作發展的新平臺。這需要政府牽頭,以跨境電商企業為主體、口岸物流做支撐,依托大數據、云計算及人工智能等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建設集成化協作平臺,實現物流、商流、信息流與資金流的有機結合。信息平臺通過信息整合與資源共享,使用統一的標準將跨境電商各個環節不同業務主體零散的信息匯總,提供一站式綜合信息服務。
本文來源:《物流科技》http://www.007hgw.com/w/jg/30901.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