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時期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策略
摘要:低空經濟是現階段我國出現的全新戰略性經濟形態,其與目前的科技、產業革命發展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我國“十五五”發展時期,低空經濟從之前的區域性試點能夠逐漸向著全國性方向發展轉變。為此,文章針對“十五五”時期的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進行研究以及分析,基于低空經濟的基本內涵,從低空經濟發展面臨的制度滯后、基礎設施發展不完善以及缺乏專業人員等方面的問題,提出了制度創新、基礎設施完善以及專業團隊培養建設方面的基本對策,為“十五五”階段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十五五”時期;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低空經濟概述
低空經濟便是在低空空域內結合實際的經濟發展需求,以民用有人/無人駕駛航空作為主體,基于載人、載貨以及其他的低空飛行活動,引入數字化以及信息化管理技術,推動農業、工業、服務業等領域融合發展的全新綜合經濟形態。低空經濟中所提到的低空空域通常位于1000m以下,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最多延伸至3000m的范圍。低空經濟在發展過程中能夠通過低空飛行活動的持續擴張,促進跨行業、多領域的協同以及融合發展,最終能夠形成較為完善的經濟發展生態系統,且逐漸表現出了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社會保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十五五”時期低空經濟發展面臨的各種問題
(一)制度發展相對滯后
在之前低空經濟試點發展的過程中,不同區域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取得了相應的成果,逐漸形成了0-120m范圍內的民用消費場景,包括無人機群的表演、航拍。同時,120m-300m的物流配送、巡航檢查也是主要的業務類型[1]。但低空經濟在持續發展過程中始終面臨著缺乏發展資源、空域規劃執行力度等方面的問題。
(二)基礎設施體系有待完善
在我國低空經濟發展過程中,各項基礎設施發展相對較為滯后,無法針對低空經濟發展潛力全方位挖掘。起降機場作為重要硬件設施。從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給出的相關數據看來,2023年底擁有國家證書的通用航空機場數量有所不足,并未全面覆蓋各種重點領域,我國垂直起降機場仍舊處于初步發展階段[2]。從軟件層面看來,低空經濟發展的空域管理、低空導航等方面的系統發展不夠完善。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低空空域和地面距離相對較近,在目前城市地貌相對較為復雜、外界情況多變的情況下,管理工作難度明顯提升,因為導航建設等方面的能力以及軟件發展有所不足,低空經濟發展的安全性和持續性受到明顯的影響。
(三)缺乏專業人才
低空經濟在持續發展的過程中是有人、無人駕駛航空作為載體,并且能夠將載人、載貨及其他作業場景引入其中,搭配使用信息化、數字化管理等相關技術,促進農業、工業、服務業融合發展。如此一來,低空經濟的發展意味著相關人員必須同時具備民用駕駛、數字化以及信息化管理、其他專業領域融合方面的理論知識。但總體看來,在低空經濟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并未形成較為專業的復合型工作隊伍。高校在專業經濟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因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時間相對較短,并未形成系統化的課程,導致相關人員只是在某一方面有明顯的優勢。
三、“十五五”時期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策略
(一)推動制度法規方面的創新發展
之前中央空管委已經在6個試點城市內進行了600米以下空域低空經濟發展授權,當地政府也積極開展積極發展試點工作,這也為我國低空空域的開放式發展提供了相應的支持。在“十五五”階段,為了保障我國低空經濟能夠向全國范圍內逐漸普及,政府部門需要在政策法規制定的過程中,引入適應性和敏捷性的指導理念,確保各項政策法規能夠滿足低空經濟發展的基本要求,使用前瞻性治理措施,針對低空經濟發展過程有可能會出現在政策以及法律層面的問題,事先提出較為完善的解決方案。在制度法規制定、執行的過程中,需要將低空空域之間的相互聯通為基礎,建立完善的監管工作機制以及工作標準,促進各地方低空經濟間的協調性發展,基于前瞻性和系統性思維,最終形成可持續發展的低空經濟生態系統。
(二)強化低空經濟基礎設施體系建設
政府部門需要在分析當地低空經濟發展優勢以及基礎設施體系的前提下,針對智能網聯技術設施完善給予關注,促進低空經濟軟硬件融合發展。政府部門需要在硬件層面最終建立包括城市群、交通走廊等在內的低空通信導航網絡,積極部署我國的5G基站以及北斗衛星系統等,確保能夠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對重點空域連續進行覆蓋[3]。機場作為目前低空經濟發展的核心因素,需要由政府部門形成完善的通用機場分級建設標準,并提供相應的資金支持,選擇使用政企共建的模式促進垂直起降機場的建設。從軟件層面看來,則需要形成與低空經濟發展相關的統一化智能管理平臺,并為其賦予動態路由規劃、風險預警等功能模塊,在突破各部門數據壁壘的前提下,保證空域資源能夠動態釋放。
(三)復合型工作隊伍的培養
低空經濟發展對于各類人才提出了綜合性的要求,政府部門需要在促進產學研一體化發展的前提下,促進研究型大學和研發機構的布局、發展,進一步針對科研團隊建設提供相應的資金支持,形成同時囊括科學家、工程師以及企業家在內的復合型隊伍。高校也需要在職稱晉升、績效考核、人才評價等方面更加關注人才專利質量和轉化應用等方面的指標,龍頭企業也需要建立包括未來產業研究院、企業等在內的共性化人才培養平臺。高校、國有企業以及科研院所需要將之前的青年科技人才從之前復雜繁瑣的技術事務中解放,在關鍵的技術攻關領域適當放緩考核時間要求,深化對這類專業技術人才的支持力度,以此保障低空經濟能夠有較為完善的人才支持。
四、總結
在“十五五”時期,低空經濟將會從之前的區域性試點逐漸向全國范圍內推廣。作為一種全新的綜合性經濟業態體系,在發展過程中始終面臨著有關制度、基礎設施、人才等方面的問題。為此,我國政府需要在建立宏觀發展規劃的前提下,對各個地區的實際綜合出臺相應政策法規,促進各政策法規之間的有效聯動,搭配基礎設施的持續完善,從軟硬件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通過產學研一體化的發展以及專業人才的培養、支持,保障低空經濟能夠在發展過程中同時得到政策法規、基礎設施以及人才等因素的支持,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文章來源:《安徽科技報》 http://www.007hgw.com/w/qt/35317.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