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香蕉97碰碰久久人人,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小草,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久网 ,日本黄页网站免费大全,强被迫伦姧高潮无码bd电影,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久久国产国内精品国语对白,好吊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優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盟(新鄉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秀論文 > 農林論文 > 正文

面向東盟金融開放門戶:廣西自貿區實現后發趕超跨越發展的關鍵點研究

作者:黃志勇,蒙飄飄,申韜來源:《南寧師范大學學報》日期:2019-11-26人氣:6938

自貿區建設作為優化區域開放布局、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的重要手段,是國家在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采取的重大戰略舉措。2019年8月26日,國務院明確在山東、江蘇、廣西、河北、云南、黑龍江等6省區設立自貿區[1]。至此,我國形成了"1+3+7+1+6"的雁陣引領、東中西協同、海陸統籌的對外開放格局。新設6個自貿區以及增設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擴大范圍、擴寬領域、增加層次進行差別化探索,形成了可對比、可互補的對外開放格局。

廣西自貿區是新設立的沿邊自貿區,將建設"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探索形成更多沿邊開放經驗。相比其他自貿區,廣西自貿區在設立時間、建設發展經驗、經濟發展、產業發展、開放型經濟發展、體制機制、政策創新、人才等方面沒有多大的比較優勢,如何實現后發趕超跨越發展,是各方面都關注和迫切需要研究解決的重大現實問題。本文擬從全國現有18個自貿區的各自優勢比較研究中,尋找廣西自貿區的獨特優勢和先行優勢,探索廣西自貿區實現后發趕超跨越發展的具體路徑和關鍵點,供決策參考。

一.全國各自貿區的比較優勢和廣西自貿區的劣勢分析

不同批次的自貿區,根據不同區位條件與資源稟賦、不同經濟基礎條件,提出不同的自貿區發展戰略,對接不同國家發展戰略,形成了我國差別化、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比較分析全國現有18個自貿區的差異性和比較優勢,既可以找到廣西自貿區的優勢,也可以發現廣西自貿區的劣勢、短板、不足和差距。

(一)全國18個自貿區的差異性和比較優勢分析

1.區位條件與資源稟賦差異

區位條件是影響自貿區設立的重要因素,依托不同的區位條件,結合當地資源稟賦形成自貿區發展的比較優勢。從現有的自貿區分布來看,自貿區設立先沿海后內陸,再擴大到沿邊,形成了"沿海無缺口,內地有重點"的新格局。

沿海省市自貿區依托沿海海運的優勢,有利于降低物流運輸成本,促進自貿區進出口貿易發展。上海自貿區地處長江入海口,是連接內陸與沿海的交接點,擁有顯著的地理優勢,同時具有發達的港口及航運產業和完善的金融體系。廣東自貿區地處"珠三角"經濟帶,鄰近港澳地區,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背景下,依托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金融、貿易和航運,具有獨特優勢。天津自貿區地處京津冀協同發展經濟圈,其設立在天津市濱海新區內,發展環渤海經濟,海運航運也較為發達。福建自貿區與臺灣地區隔海相望,又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立足兩岸,擁有發展對外經濟的優勢。浙江的寧波—舟山港是全國最好的深水良港,浙江自貿區位于舟山群島新區,擁有天然地理優勢和完善的油品產業鏈。海南自貿區作為全國唯一的省級全境自貿區,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遼寧自貿區地處沿海經濟帶,南臨黃海和渤海,是中國東北地區既沿海又沿邊的省份,處于東北亞、中蒙俄等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上,沈陽、大連和營口片區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發達的海陸空交通運輸體系,此外,沈陽片區擁有雄厚的重工業基礎、借助大連和營口的港口優勢,以貿易來帶動重工業的發展。山東自貿區地處環渤海經濟圈,擁有發展海洋經濟的港口航運基礎。江蘇自貿區地處長三角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制造業發展良好。河北自貿區地處京津冀經濟圈,同時負有高質量發展雄安新區的使命,工業基礎雄厚。

內陸自貿區所在省份同樣有不同的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重慶地處長江經濟帶、成渝經濟區、武漢經濟圈、關中經濟圈與西部地區的結合部,同時處于"絲綢之路"經濟帶節點城市,航空、鐵路和水運都較為發達。湖北地處長江經濟帶,是交通便利的中部省份,此外,湖北高等教育資源豐富,為自貿區發展提供人才支持。陜西是連接東西、服務南北的交通樞紐,同時是絲綢之路起點城市,擁有豐富的文化和旅游資源。四川位于西南腹地,是西部地區經濟較為發達的省份,擁有發達的交通和完善的金融服務業。河南作為中部省份自貿區,是承東啟西、貫通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常住人口規模居全國第一,擁有人力資源稟賦。

沿邊自貿區中,廣西自貿區與東盟國家陸海相連,北部灣是我國西部面向東盟國家的重要出海口。云南自貿區與緬甸、老撾和越南接壤[2],擁有4000多公里的國境線,24個國家一類口岸、2個國家級開發開放試驗區。黑龍江自貿區與日、韓、俄、蒙四國毗鄰,是中國面向北亞的門戶,同時是東北老工業基地之一。區位條件和資源稟賦是各個自貿區建設的基礎,也是形成差異化制度創新試點經驗的基礎。

2.自貿區發展的經濟基礎差異

自貿區建設旨在進行新一輪的全面擴大開放,經濟基礎是自貿區開放發展的重要保障。在我國自貿區分布格局中,各地區的經濟基礎差異較大:東部沿海經濟基礎普遍較好,其次是中部省份,西部及沿邊省份的經濟水平相對較低。

從經濟總量來看,東南沿海自貿區的經濟總量較大,內陸自貿區次之,沿邊自貿區經濟體量較小。2018年東部沿海經濟大省廣東省、江蘇省和山東省的地區生產總值分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0.80%、10.28%和8.49%;中部省份河南省和湖北省分別占比5.34%和4.37%;西部沿邊省份廣西壯族自治區和云南省分別占比2.26%和1.99%。

從經濟增速來看,2018年18個自貿區中有12個自貿區所在省份GDP增速高于全國GDP增速6.57%,其中云南省GDP同比增長8.9%,在所有自貿區中增速最高;廣西GDP增速為6.8%,略高于全國水平。

從產業結構來看,2018年全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52.16%,共有8個自貿區所在省份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高于全國水平,其中上海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在所有自貿區省份中最高,為69.9%;廣西為45.5%,低于全國水平,說明廣西的產業結構還有待優化升級。

從進出口貿易規模來看,同樣呈現東南沿海省份的進出口貿易規模大,中西部省份進出口規模小的特點,進出口規模分化明顯。2018年各省份中進出口總額占全國進出口總額前三的為廣東省、江蘇省和上海市,分別為23.46%、14.36%和11.16%;中部省份河南省和湖北省分別為1.79%和1.14%,沿邊省份廣西和云南分別為1.35%和0.65%。

從外商投資來看,外商投資企業年底登記戶數及外商投資企業投資總額同樣呈現兩極分化的現象。2018年全國外商投資企業登記戶數共593276家,其中廣東省、上海市和江蘇省分別占比28.82%、14.71%和10.00%,位列前三;中部省份河南省和湖北省分別為1.39%和1.98%;沿邊省份廣西和云南占比分別為0.90%和0.73%。2018年全國外商投資企業投資總額為77737.98億美元,東南沿海省市廣東省、江蘇省和上海市占比分別為24.74%、13.58%和11.38%;中部省份河南省和湖北省分別為1.36%和1.83%;西部沿邊省份廣西和云南分別為0.81%和0.70%。

分析以上數據發現,各個自貿區所在省份的經濟基礎存在較大差異,東部沿海省份經濟基礎和開放程度顯著高于中部地區,沿邊地區的經濟水平及開放程度均處于較低層次,不過近年來西部沿邊省份經濟保持較高增速,經濟增長活力較強。

3.戰略定位差異

設立自貿區作為我國進一步改革開放的重要舉措,已形成差異化布局。各自貿區依據自身區位優勢與資源稟賦、經濟基礎以及所承接的國家戰略,制定自貿區建設戰略定位,因此戰略定位包含多方面的建設目標。

表1第4列詳細列示了各自貿區的戰略定位。從自貿區的功能定位來看,上海自貿區是我國自貿區中成立時間最早、經濟實力最雄厚、開放水平最高的。新設的臨港新片區在總結上海自貿區開放發展經驗的基礎上,聚焦于亟需突破但其他地區尚不具備實施條件的關鍵領域,打造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引擎,建設成我國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第二批設立的廣東、天津、福建自貿區均結合自身區位優勢分別定位為粵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京津冀協同發展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和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的示范區。第三批次將自貿區范圍從沿海擴張到內陸。沿海自貿區中,遼寧自貿區關鍵定位是提升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整體競爭力;浙江自貿區結合自身在油產品領域的優勢,重點建設國際大宗商品貿易自由化先導區。內陸自貿區中,重點關注結合內陸發展特色的戰略定位,河南自貿區、湖北自貿區和四川自貿區分別建設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中部有序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和西部門戶城市開發開放引領區。此外,重慶自貿區和陜西自貿區分別建設"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互聯互通重要樞紐和"一帶一路"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點。而海南自貿區作為全國唯一的省級"全域性"自貿區,結合生態旅游資源,重點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國際旅游消費中心。

第五批次新設6個自貿區的部署形成了"沿海+內陸+沿邊"的分布格局。山東、江蘇和河北三個沿海省份自貿區戰略定位重點分別為發展海洋經濟、實體經濟創新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科技成果轉化。首次設立的沿邊自貿區中,廣西自貿區建設"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云南自貿區和黑龍江自貿區分別是推動形成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開放前沿和打造對俄羅斯及東北亞區域合作的中心樞紐。

4.主動服務和對接國家戰略

自貿區設立除了作為國家新一輪改革開放策略的舉措,還體現了自貿區承接和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的功能。所有自貿區均服務于"一帶一路"倡議[3],天津自貿區和河北自貿區參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經濟帶省市,如上海、江蘇、浙江還對接長三角經濟一體化發展戰略,山東自貿區對應海洋強國戰略等,其他自貿區結合自身區位服務長江經濟帶、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區域發展戰略,還兼顧粵港澳經濟發展、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和加快沿邊開放的國家戰略。

5.各具特色的改革試點任務

依據自身戰略定位與區位優勢,在自貿區建設總體方案中制訂了各具特色的改革試點任務,是我國自貿區差異化部署的重要表現。依托不同的戰略定位、經濟基礎、地緣優勢和資源稟賦,各省份自貿區在建設過程中既有共同的制度創新試點任務,又有基于各自貿區比較優勢的特色試點任務,旨在通過各具特色的創新試點任務總結出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開放舉措。表1第7列列示了各自貿區的戰略定位。在新設的6個自貿區中,山東自貿區依托沿海經濟帶與和日韓隔海相望的區位優勢,在自貿區建設總體方案中包含了高質量發展海洋經濟和深化中日韓區域經濟合作的發展任務,這將有利于山東自貿區基于自身比較優勢,發展海洋特色產業、提升海洋國際合作水平和提升航運服務能力。江蘇自貿區主要進行創新驅動發展試點任務,支持自貿區內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廣西自貿區主要建設面向東盟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4]和"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河北自貿區著重推動高端高新產業開放發展,并做好引領雄安新區高質量發展和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改革試點任務。云南自貿區立足于沿邊經貿開放基礎,進一步創新沿邊經濟社會發展新模式和加快建設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做好沿邊自貿區的大文章。黑龍江自貿區關注培育東北振興發展新動能、建設以面向俄羅斯及東北亞為重點的沿邊開放建設目標。差異化的改革試點任務將形成基于各自貿區特色的改革試點經驗,為全國各省市的開放提供更多借鑒參考。

6.覆蓋現有開放型經濟區域

自貿區片區覆蓋或交叉所屬省市的國家級新區、高新區、經濟開發區、保稅區等開放型區域。在已有的開放型經濟區域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貿易投資便利化程度,推進該地區更高水平開放。因此,覆蓋開放型區域的自貿區,在開放經濟制度設計、管理人才配備、市場主體參與等方面存在比較優勢。

表1第6列列示了各自貿區覆蓋的國家級新區、高新區、保稅區等開放型區域。上海、天津、福建、四川、陜西自貿區覆蓋或交叉的開放型區域最多。已有的開放型區域作為自貿區建設范圍,為自貿區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自貿區建設又會進一步促進開放型區域的發展優化,形成相互促進的"疊加效應"。

(二)廣西自貿區建設發展的短板、劣勢、不足和差距分析

廣西自貿區作為新設的沿邊自貿區之一,在區位優勢、對東盟經濟合作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但與其他自貿區相比,還存在一些發展的短板、劣勢、不足和差距。

1.經濟總量較小,產業結構有待優化

2018年廣西地區生產總值20353億元,同比增長6.8%,略高于全國GDP增長率6.57%,在全國31個省市中排名15,但與其他經濟規模相似的省份相比經濟增速較低,如云南省2018年GDP增速為8.9%。此外,廣西的經濟總量與沿海省份相比仍有較大差距,2018年廣西地區生產總值在全國占比僅為2.26%,在全國31個省市GDP總量中排名18,亟需借助自貿區建設等開放措施推動廣西經濟發展。產業結構方面,2018年廣西第一、二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分別為14.8%、39.7%,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分別為13.1%、25.4%[5]。廣西第三產業增加值GDP占比為45.5%,而全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53.16%。

2.與東盟貿易規模有待擴大,對外投資增速

下降廣西與東盟貿易互補性強,但貿易規模小于其他省市。2018年廣西全區貨物進出口總額4106.71億元,較上年增長5.0%。對東盟國家進出口總額2061.49億元,同比增長6.3%,占全區貨物進出口額的50.2%,其中與越南進出口額1749.36億元,占廣西對全部東盟國家的進出口的84.86%,進出口對象較為集中。然而,2018年全國對東盟貿易總額3.88萬億元,廣西對東盟貿易僅占全國的10.56%,從全國范圍來看,廣西對東盟的貿易規模有待擴大①。對外實際投資額(不含銀行、證券、保險)8.97億美元,比上年下降3.8%[5],且對外實際投資金額較小。

3.企業融資以間接融資為主,金融服務形式單一

2018年廣西金融業增加值1403.19億元,同比增長6.9%[5]。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29789.78億元,貸款余額26688.31億元②,占全國存貸款余額的1.63%和1.88%,金融業規模較小。2018年年末A股上市公司僅有37家,證券公司1家,基金公司1家。企業主要通過銀行貸款進行間接融資,金融服務形式單一,股票、債券信托等其他融資方式運用較少。金融機構以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為主,股權投資、融資租賃、汽車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較少。金融業規模小、融資方式單一、上市企業數量少,金融業不發達形成廣西經濟發展的短板,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貢獻不大。

4.不具備高素質人才的比較優勢

由于廣西經濟整體水平不高、企業數量較少、高等院校數量有限等原因,并不具備高素質人才的比較優勢。根據廣西教育廳公布的數據,2018屆廣西高校畢業生數22.2萬人,其中研究生0.9萬人,本科生9.4萬人,專科生11.9萬人;選擇在廣西區內就業人數占比為62.3%,在珠三角就業為32005人,占15.7%③。廣西培育的人才部分流向珠三角等發達城市,吸引外部人才數量有限,各行業高素質人才欠缺,人力資源對廣西經濟的總體發展支持水平不強。

二.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是廣西自貿區實現后發趕超跨越發展的關鍵點

(一)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具有獨特優勢和先行優勢

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國家批復的第一個省級全域金融開放戰略,也是唯一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戰略。獨特的政策優勢將推進廣西構建面向東盟的經濟金融合作大通道,促進形成廣西經濟增長新動能。其主要任務包括推動面向東盟跨境金融創新、擴大金融服務對內對外開放、強化面向東盟金融市場合作和跨境保險合作等9個方面27項專項任務。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積極落實金融開放門戶總體方案,從各方面展開建設工作。2019年6月發布《廣西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五年實施規劃(2019—2023年)》,確定了金融改革的主要任務、目標路徑和落實形式;2019年7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西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明確未來三年內的具體目標和主要任務;2019年6月南寧市人民政府印發《廣西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南寧核心區規劃(2019—2023年)》,提出南寧核心區建設的"123456"金融工程。此外,廣西金融機構積極參與金融開放門戶建設,進出口銀行總行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簽訂《共同推進廣西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合作協議》,重點支持北部灣出海通道等中國—東盟互聯互通項目建設,積極向中馬欽州產業園區和憑祥綜合保稅區提供信貸支持,助推廣西優質企業走出去。郵儲銀行廣西分行2018年下半年掛牌成立面向東盟的"跨境勞務金融服務中心",為東盟入境勞務人員提供工資代發、貨幣兌換、跨境匯款等綜合金融服務。

省級全域金融開放戰略的政策優勢推動廣西各界積極參與建設面向東盟金融開放門戶,在具體建設政策舉措制定、金融機構參與和中國—東盟金融城建設方面已初見成效。把握金融開放門戶建設機遇,將有利于加速推進廣西自貿區建設,特別是對深化金融領域開放方面的試點任務有"加速器"作用。

(二)面向東盟金融開放門戶是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與廣西自貿區建設結合點和融合點

作為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的前沿陣地,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將會給廣西深化與東盟經貿金融合作帶來新的機遇,激發更大的經貿潛力,而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是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與廣西自貿區的結合點和融合點,將建設面向金融開放門戶作為重要抓手,可以形成并擴大深化東盟合作與自貿區建設協同效應。

一方面,中國—東盟自貿區是我國首個也是最大的對外自貿區,自成立以來不斷促進區域內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的背景下,中國已連續10年成為東盟最大貿易伙伴;東盟則在2019年上半年超越美國,成為繼歐盟后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雙邊貿易額達2918.5億美元,2019年全年有望突破6000億美元。廣西作為中國—東盟自貿區的經貿合作前沿,東盟是廣西的第一大貿易伙伴,2019年上半年廣西與東盟貿易與東盟雙邊貿易額1095.81億元,同比增長12.4%;與美國雙邊貿易額123.61億元,同比增長22.2%;與歐盟雙邊貿易額137.40億元,同比增長135.0%。

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將促進更深層次經貿合作,將會對廣西的跨境金融服務提出更高質量、便利化的要求。2019年8月20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東南亞國家聯盟關于修訂<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及項下部分協議的議定書》(簡稱《升級議定書》)生效,中國—東盟自貿協定"升級版"開始實施。《升級議定書》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和經濟技術合作等領域,特別是在貨物貿易領域優化了原產地規則和貿易便利化措施,使中國—東盟自貿區內的企業享受更多的優惠政策,降低貿易成本,這將刺激廣西與東盟間的貿易投資需求,進一步產生對更便利更完善的跨境金融服務的需求。廣西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建設,正是在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正式實施的背景下逐步推進落實的。建設面向東盟金融開放門戶,建立完善廣西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強化面向東盟的人民幣跨境結算、貨幣交易和跨境投融資服務,可為廣西與東盟的跨境貿易投資活動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金融環境。

另一方面,廣西自貿區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海陸貿易新通道和形成"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的差異化定位,是立足于廣西與東盟海陸相連的區位優勢基礎之上的,積極推進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是沿邊自貿區探索創新深化沿邊開放試點任務的重要內容。廣西自貿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同時,也對更高水平的跨境金融服務產生了需求。

完善貨幣現鈔調運機制和推動人民幣與東盟國家貨幣通過銀行間市場掛牌交易等試點任務在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實施的背景下增強了發展推力。因此,建設面向東盟金融開放門戶是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與廣西自貿區建設的有機結合點,抓緊金融開放門戶建設將可能形成推動廣西進一步參與中國—東盟自貿區經貿合作和實現廣西自貿區"彎道超車"的發展新動能。

(三)廣西沿邊金融綜合改革為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打下良好基礎、提供寶貴經驗

廣西沿邊金融綜合改革在2013—2018年5年間開拓創新,已在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完善金融組織體系、培育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推進保險市場發展、加快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的跨境合作、完善地方金融管理體制、建立金融改革風險防范機制、健全跨境金融合作交流機制等10個方面有顯著成效,特別是探索出田東農村金融改革[6]以及東興人民幣對越南盾銀行柜臺掛牌等改革措施。此外,實現了廣西—東盟跨境人民幣資金匯劃,建成廣西區域性跨境人民幣業務平臺和人民幣與東盟國家貨幣區域銀行間交易平臺,以及人民幣對柬埔寨瑞爾的銀行間市場區域交易[7]。

沿邊金融綜合改革為廣西與東盟貿易投資提供了更加便利的金融環境,并為金融開放門戶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19年1—8月,廣西跨境人民幣結算量1126.6億元,同比增長37.95%,累計結算量在全國西部12省區和9個邊境省區中排名第一。面向東盟金融開放門戶建設是廣西沿邊金融綜合改革的延續,繼續在跨境結算清算等面向東盟的跨境金融創新、金融服務機構對外開放和建設東盟銀行間金融市場等方面在"先試先行"中深化探索。

(四)東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點區域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需要不斷深化金融領域開放,特別是推進與我國綜合國力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相適應的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國際化在區域擴張上的"三步走",即人民幣周邊化、區域化和國際化,以及人民幣職能國際化的"三步走",即貿易結算化、金融投資化和國際儲備化[8],都需要先在有扎實的經貿合作基礎的東盟推行。

自2009年我國啟動跨境貿易人民幣試點以來,與東盟的貨幣合作效果顯著,已與越南簽署雙邊本幣結算協議,與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簽訂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廣西積極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鼓勵銀行開展境外項目人民幣貸款業務,有24家銀行的327個分支機構開辦了跨境人民幣業務。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統計,目前共有112個國家和地區與廣西發生人民幣跨境業務[9]。東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區域,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建設有利于加深廣西與東盟的金融合作,特別是推進人民幣的跨境使用。因此,建設面向東盟金融開放門戶是落實人民幣國際化國家戰略的重要部分。

三.把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作為推動廣西自貿區后發趕超跨越發展的關鍵點的對策建議

(一)充分利用金融開放門戶的政策優勢

1.利用金融開放門戶政策優勢,抓緊制定金融開放制度

充分利用建設金融開放門戶的省級全域金融開放戰略的政策優勢。基于建設金融開放門戶的國家戰略的背景,應結合自貿區金融服務需求和東盟經貿合作深化中的金融需求向中國人民銀行等國家部委申請更高層次的金融改革措施,從制度設計上制定符合廣西自貿區建設需求的金融政策,在推進金融開放門戶建設的同時更好地服務自貿區實體經濟發展。包括降低金融業對外開放門檻、擴大資本賬戶重點功能范圍、簡化人民幣跨境資金管理程序等措施,切實擴大自貿區的金融開放程度,擴寬金融融資渠道,以滿足廣西自貿區企業跨境投融資需求。

2.利用政策優勢,完善金融服務基礎設施

中國人民銀行等相關部門應重視和支持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的金融服務基礎設施的完善和優化。充分調動金融監管部門與金融機構的積極性,完善金融服務基礎設施,改善廣西自貿區及廣西全區的金融生態環境。鼓勵和允許廣西金融機構和境外金融機構直接或間接接入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提高人民幣跨境清算效率,擴大其應用范圍。率先在廣西自貿區內推進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完善金融信用信息的采集、共享和應用,建立中小企業信用融資信息平臺,降低廣西自貿區內金融機構對企業信貸融資時的信息搜尋成本,提高金融機構與中小企業的信貸效率。

3.利用政策優勢,吸引金融機構與金融人才集聚

積極引進金融機構與金融人才,增強廣西金融市場活性。把握金融開放門戶建設的政策紅利與廣西自貿區建設機遇,制定金融機構引進與人才落戶激勵政策,吸引證券公司、信托公司等更多元的金融機構入駐廣西自貿區,在行政審批、稅收優惠和租房用地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強化金融人才任用機制,優化金融人才晉升渠道,充分利用金融人才的人力資源,為廣西自貿區發展中金融需求提供人力保障。

(二)通過金融開放門戶建設促進深化與東盟經貿合作

1.利用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契機,積極打造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升級版

019年是《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2030年愿景》的開局之年,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的實施,將進一步加深中國與東盟的貿易投資等方面的合作。而面向東盟金融開放門戶旨在擴大對東盟國家的金融領域開放,應利用金融開放門戶建設契機,結合中國—東盟自貿區成立以來的合作基礎和經驗,積極參與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建設。具體落實到合作平臺方面,圍繞中國—東盟自貿區和金融開放門戶建設,打造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升級版,豐富展覽內容、提供更符合廣西與東盟國家雙方經貿需求的合作項目信息,提升投資貿易促進作用。廣西自貿區應進一步通過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平臺引進更多優質企業,更多高質量合作項目,充分利用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等開放平臺,拓寬投資貿易領域和渠道,擴大廣西自貿區的影響力[10]。

2.建設金融開放門戶形成投融資規模效應,降低東盟貿易企業融資成本

東盟是廣西最主要對外貿易對象,在現有經貿合作基礎上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金融服務水平的提高及因此形成的投融資規模效應將會降低廣西自貿區內企業的融資成本,激發廣西與東盟企業的貿易投資積極性,這將有利于改善廣西對外貿易及投資規模較小的現狀,形成廣西自貿區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改革試點經驗,并助推廣西自貿區及廣西全區經濟開放發展。

(三)立足沿邊金融改革基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面向東盟金融開放門戶以推動人民幣面向東盟跨區域使用為重點,而2013—2018年的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點,在人民幣的跨境使用等跨境金融業務中取得顯著成就并積累了寶貴經驗。要實現金融開放門戶與廣西自貿區良性互動發展,需要立足沿邊金融改革基礎,推進人民幣在東盟國家的使用。探索沿邊金融合作創新,簡化人民幣結算手續,擴大人民幣在東盟國家的使用范圍,提高人民幣貿易跨境結算的便利性,進一步降低跨境貿易投資的成本。此外,應推進在跨境貿易中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降低對外貿易投資企業的匯率風險,良性促進廣西自貿區外貿企業提升盈利空間。


本文來源:《南寧師范大學學報》:http://www.007hgw.com/w/qk/25890.html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盟(新鄉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

論文發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 午夜成人1000部免费视频| 亚洲乱亚洲乱少妇无码|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直接黄91麻豆网站| 亚洲国产亚洲国产路线久久| 人妻熟女一区无中文字幕| 色哟哟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中出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狠色丁香综合婷婷久久| 116美女极品a级毛片|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国产在线 | 中文| 久久亚洲精品天天综合网|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2页| 老司机精品成人无码av| 激情四射激情五月综合网|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 | 97视频精品全国免费观看| 亚洲一区成人av在线|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资源| 亚洲人av高清无码|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播放线视| 韩国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国精品无码自拍自在线| 深夜视频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久久久一二三区| 东京一本一道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五月| 好爽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四| 久久精品伊人狠狠大香网| 99精品热在线在线观看视| 亚洲av成人久久18禁| 国产二区三区不卡免费|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国产| 国产明星精品无码AV换脸| 无套内谢少妇免费| 日本熟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另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