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牌煤化工設備檢修要點
大規?;?、自動化和連續化是煤化工生產的特點,因此,氣化裝置設備的檢修存在時間緊迫、任務重、危險性高等問題。氣化裝置檢修人員在檢修過程中特別是動火作業、設備內作業和不停車帶壓密閉作業等危險性較大的這幾個方面必須嚴格進行安全控制。
1.1煤化工設備動火作業
在防爆區內進行焊接與切割作業及在易燃易爆場所使用噴燈、電鉆、砂輪等進行可能產生火焰、火花和赤熱表面的臨時性作業被稱為動火作業。煤粉、氧氣、煤氣是煤化工生產過程中的主要原材料。它的生產工藝操作繁雜、連續性強,原料和產品具有易燃易爆、毒害和腐蝕性,生產具有高溫、高壓、深冷的特點。因此在設備檢修中動火作業時候,很可能會引發火災爆炸事故。主要不安全因素有:
1.1.1動火人員無證操作,動火手續不齊全,沒有辦理相應的動火工作票,不執行動火證規定,沒按要求進行規范的動火分析,沒能安全交出,或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安全技能不高、安全意識不強和野蠻施工等。動火項目負責人監督失控:危險源辨識不充分、安全交底不清、安全措施未認真落實以及動火結束后沒有組織確認現場有無遺留火種等。
1.1.2動火前,監護人員未對動火點周圍及下水道存在的易燃物品進行清除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消防器材短缺不足,動火時監護不到位,導致火花落到周圍的空洞、陰井、地溝以及取樣點、排污點和泄漏點等處,引燃易燃易爆氣體等物質,引發火災爆炸事故;動火作業前所需工具設備未經認真檢查確認:有的機器設備未有效接地,導線金屬芯外露或接地線連接處松動造成與設備發生打火現象,氧氣瓶、乙炔瓶存在缺陷或擺放間距不足或擺放在熱源或不通風的地方,氧氣瓶沾染油脂、乙炔瓶橫臥滾動后即刻使用等。特別是氣化框架上作業時,由于大部分氣化框架地板為空格板,因此要對動火周邊進行圍護,防止火花落到下層引發事故。
1.2設備內作業
進入氣化生產的設備內(氣化爐、飛灰過濾器等)進行作業前,在設備容器內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
1.2.1設備內的氧含量不合標或通風不好,致使作業人員窒息;
1.2.2設備內有毒有害氣體未經完全置換及分析,可能造成中毒、爆炸事故發生,或因作業時間間隔太長,在停復工時未再次進行氣體置換、分析,很可能會造成作業人員中毒、窒息等事故;
1.2.3檢修時,作業人員未按規定穿戴好防護用具,或防護用具不合格等造成中毒事故;
1.2.4設備內使用的電源不符合有關要求,或電線破損裸露等,都可能造成觸電事故;
1.2.5設備部檢修時,外部檢測用放射源沒有關閉,造成輻射事故;
1.2.6進入高深容器作業時,特別是進入氣化爐爐膛內作業時,沒有佩戴安全帶,或隨身攜帶的施工器具沒有防脫落措施,可能造成墜落事故或物體打擊事故。
2.不安全因素的應對措施
通過對設備檢修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發現,應對措施應主要對人員管理、制度管理、技術管理三方面進行,針對這些進行整改。首先,人員管理。要求屬于特殊工種的作業人員必須持有《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對于參與設備檢修的作業人員,應全面掌握作業過程中的安全技能,并通過單位安全教育培訓,增強自身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護意識。其次,制度管理。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加強考核。檢修前,應制定施工方案,落實安全措施,并在檢修作業期間,根據工作內容的變化,及時調整檢修內容、方案,凡是動火作業、設備內作業、高空作業、吊裝、探傷、用電作業一律辦理相應作業票證,檢修現場應懸掛明顯的禁動標志牌,停車檢修等醒目標記,檢修負責人應密切注意檢修現場周圍情況的變化。并落實安全檢查制度,配備安全管理人員進行現場督查,及時發現與糾正不安全行為。對于那些明知故犯的違章、圖省事、怕麻煩的現象,應采用加強監管,加大處罰力度等方法來提高規章制度的執行力度?! ∽詈螅夹g管理。在開始檢修前,對要檢修的設備及檢修過程中用到的工具應進行仔細的分析清查,加強檢修的技術管理,如:電焊機應有效接地、腳手架搭建要符合規范、吊具要合格、備品備件的質量要合格等。檢修結束后做好現場的清理工作,做到工完料清。認真落實設備停運、降溫、置換、通風和隔離措施。
3.氣化設備故障預防與維修
根據殼牌氣化爐多年運行經驗,氣化裝置的大多問題集中在下碴口堵碴、十字支撐處堵灰、以及煤燒咀漏水和燒咀罩水冷管爆管等。到后期,隨著開車時間的累計增加,激冷口上方水冷壁爆管也多次發生。針對以上問題,進行研究分析,找出了問題所在,在檢修過程中進行針對性處理,來有效提高氣化爐連續運行時間。下面就上面提到的幾種常見故障分析原因和處理方法作如下介紹:
3.1碴口堵碴
在殼牌爐運行初期,碴口堵碴是比較常見的故障之一,隨著國內操作技術的成熟,由氧煤比不合適造成的堵碴現象已不多見,大多數堵碴伴隨著煤燒咀或煤咀罩漏水,經分析,由于煤咀罩或燒咀漏水造成碴口溫度低,進而影響液態碴在碴口的流動性是堵碴的主要原因。因此,檢修時如何提高煤燒咀部位的使用壽命是檢修成敗的關鍵因素。經分析,煤燒咀部位漏水大部分是局部高溫造成的局部爆管,主要原因是冷卻水不足和局部氧化減薄引起強度降低造成的。檢修要點是:首先進行局部恢復,然后對附近管壁進行測厚確認,把已經減薄的管道進行更換;其次,對煤燒咀及燒咀罩進行流量測量,確保冷卻水量充足,如流量過低則檢查外部管線接口部位及限流孔板處有無雜物堵塞。檢修完確保無誤后在開車前對煤燒咀部位工作面進行耐火泥涂抹,涂抹厚度2——3MM即可,主要是防止在點火初期及投煤時由于爐膛壓力過低,火焰長度過長,直接燒到對面燒咀附近,且點火初期由于壓力不穩定,煤燒咀跳車頻繁,造成氧煤比失調,局部過氧燒壞燒咀罩,經改造后提高了煤燒咀的使用壽命一倍以上。
3.2十字支撐堵灰
殼牌煤氣化爐運行中又一個常見故障之一是十字支撐堵灰問題,堵灰問題原因非常復雜,同原料煤的細度,灰份、灰熔點高低以及氣化爐操作溫度密切相關,隨著國內操作技術的日益成熟,各單位已根據自身特點摸索出了一整套有效的工藝操作方案,堵灰問題也得到了有效的解決。但是,隨著氣化爐運行時間的累計增加,由氣化爐水冷壁漏水引起的堵灰問題逐漸成上升趨勢,經過深入分析發現,氣化爐在長時間運行后,由于水汽系統內部雜質積累,在一些集箱出口的喇嘛管限流孔處進行積累,造成局部管路流量過低,在溫度較高區域激冷口上部引起爆管,造成飛灰粘度增加,進而引起十字支撐堵灰。據此,我們在檢修更換完成爆裂水冷壁管道后,要對該部位所有管道進行流速測試,最低流速不低于2.5M/S,對發現流速低的管道要在集箱限流處進行割管檢查,并對管道進行沖洗通流,同時檢修完成后對整個水冷壁表面進行表面金屬噴涂,提高其耐磨性和耐沖刷性。
4.小結
根據不同的故障要采取不同的維修對策,以達到經濟適用、有效安全的目的。 同時在開車期間加強對氣化爐狀態量的監測,狀態特征參數變化的辨識與原因分析是做好氣化檢修的必要條件,如洗滌溫度升高,其他參數不變時很可能是水冷壁破裂漏水所致,及時停爐處理可避免進一步引起堵灰造成事故的發生。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