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新聞開始軟了嗎?——以《人民日報》官方微博圖解2014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為例
毛澤東在《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中說:“報紙的力量和作用,就在它能夠使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工作任務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廣泛地同群眾見面。”毛澤東在《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中如是說。自政黨登上歷史舞臺以來,主流媒體作為黨政喉舌一直發揮著維護社會主流價值觀、引導輿論的重要作用。傳統思維中,一直以來,“政治”一詞都被認為是“硬”的。但現今,新媒體的異軍突起極大地改變了媒介生態的基本格局,受眾對“快餐”信息的需求隨之而來,這使媒體不得不絞盡腦汁尋求突破以獲取受眾的關注,使“政治”變“軟”,是媒體在行使政治職能中亟茲待思考的重要問題。
視覺媒介借用新媒體空間成為主流,傳統媒體承其趨勢,把圖表融入政治“硬”新聞,給讀者帶來新鮮之感。2014年“兩會”期間,《人民日報》在其官方微博中,利用九幅精美的制圖解說了2014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展現了主流媒體在重大嚴肅的政治新聞報道中的銳意突破。
本文將從媒體功能、傳受關系、宣傳輿論等方面研究這一新氣象之突破與局限,以求促進傳媒行業的創新發展。
一、《人民日報》官方微博九圖解讀2014兩會工作報告
2014年3月5日,全國兩會熱烈召開,李克強總理做了詳盡的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是每年“兩會”的開幕之初的關注焦點重頭戲,是了解國家過去一年發展狀況和未來展望的晴雨表,因此各路媒體紛紛聚焦,無不使出十八般武藝進行報道。對于2014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的報道,《人民日報》官方微博則配合實體報紙,使用了通過其官方微博,九張制作精美的圖片在,在2014年3月5日11時29分發布九張精美制圖,第一時間進行了權威解讀。《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該組制圖巧妙運用圖像、數據、文字三者有機結合,制作精美的圖片實現了將復雜歷時1個半小時的《政府工作報告》內容簡潔明了地予以呈現簡單明晰化,在圖表這方寸之間解讀報告的大千世界。具體分析如下:
1.整體版面設計
首先,圖片縱觀九幅制圖,整體版面設計崇尚簡潔明了,主要采用紅、橙等暖色調,以配合全國“兩會”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齊聚北京共商國是的熱烈氛圍。其次,相關圖標、數據等排列有序,分布均勻,條理清晰。,例如圖1,《期盼2014》,把用代表主體內容的相關圖標和文字均五五分為兩列,順應閱讀習慣,清晰羅列出2014年國民關心的六個項目,使讀者一目了然,在短時間內獲取最重要的信息。再次,制圖整體風格生動活潑,文字總體采用加粗幼圓體,不因《人民日報》黨報地位而保守死板,極大增強了可讀性。
2.數據的處理
政府工作報告中包蘊含著含有大量數據匯報,而數據對于客觀把握國家發展狀況來說又極其關鍵。,因此,數據的精確提煉和簡明報道是“兩會”新聞報道中所應追求的。
面對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所包含的各種具體數據,《人民日報》官方微博所發布表的圖片制圖,使用了加粗放大,或改變色調等方式將其一一凸顯。,如圖2,“經濟數據”中,有關的重要數據“56.9萬億元”、“7.7%”、“2.6%”等,都會利用紅、橙、白三色的色差對比,使數字明顯突出,讀者的關注點可以瞬間集中于重要數據,短時間內迅速獲得關鍵信息。
3.提煉關鍵字
在2014政府工作報告中,針對560字的民生信息,《人民日報》微博將有關民生的報告內容其提煉為幾個短小精悍的關鍵字,輔助讀者對圖形和數據進行快速理解和定位。如圖“民生2013”3所示,“出行、社保、住房、上學”八字將大主題“民生2013”簡單準確表達。,用關鍵字盡可能囊括主旨信息,與圖形相輔相成,擺脫了冗長文本純文字的拖沓感和繁重感,給人以一語中的、一針見血之感。
4.生動圖標設計生動
在九幅制圖中,均幾幅圖片都形象地配有與相關報告內容有關相關的圖形、和圖標。說明,如圖“民生2013”3中,報道保障房信息配有“房屋圖”,講述上學難題則配有“學士帽”、有關學生營養計劃的內容配有“餐盤”。這些圖標更是形象生動地與關鍵字相呼應,給人以直接的視覺刺激,同時更為明晰。
另外,如圖4,在顯示數據上升或下降的變化中,使用了大箭頭。,箭頭指向分別因上下的不同而著以灰色和紅色兩種色調,,形成鮮明的對比,使受眾從視覺中便可感受到信息的趨向。比如,如圖“調整結構”,講述“能源消耗強度”、“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三項數據均呈下降趨勢時,就運用了灰色指向為下的箭頭,配上相關數據進行表達。 圖4
5.領導人的漫畫動漫形象
圖“李克強說”5使用了中首次使用李克強總理的漫畫頭像,并以此引出大標題“李克強說”,這算是對傳統媒體新聞報道的一個大突破,以漫畫頭像的方式顛覆了原有的“領導人高高在上”的認識,一反常態,,使對政府工作報告的解說更親民、更接地氣,從而給讀者一種“政治就在你我身邊”的感受。
二、硬新聞“軟”了嗎?
現今的圖表式政治新聞,以追求精美的制圖以及,綜合架構圖、流程圖等表現形式,徹底改變了傳統新聞報道方式,謀求使受眾第一時間獲取重大信息,尤其是重要的政治綱領方針。從《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發布的《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的制圖中,可以看出未來政治新聞報道即將“軟”化的趨勢,但是,此趨勢也有一定的局限。
1.傳受關系——新聞“為悅己者容”
美國報紙協會創始人之一羅伯特·克洛伍德曾提出:“在報紙組合下編輯要盡量設計出尊重讀者時間的版面。”①1”在“可視化”方面有先天優勢的“圖表解說政治”不僅滿足受眾的“解惑”需求,而且消除了長篇累牘的文字敘述給讀者產生的視覺疲勞,使讀者在短時間內了解新聞全貌的同時,節約了讀者的時間成本,實現讀者讓渡價值。
《人民日報》官方微博這一舉措,說明了以《人民日報》為代表的主流媒體在傳受天平上已更為傾斜于受者本位,逐步實現傳受主體交互常態化,。如今,傳受二者作為“平權”的主體,兩者之間的對話與交流已打破了舊日的二元對立局面,受眾在接受政治、經濟等較多專業術語的新聞時,獲得更多主動權。傳播“硬”新聞過程中,從“以傳者為中心”到“受者為中心”的演變以及主體地位認知的轉變無不體現了更多的人文關懷,二者主體之間的常態化交互使傳受關系更加和諧,更充滿人情味。傳者不再簡單僅僅扮演著以前從前的主體傳遞者的角色,而時代促使它必須要成為受眾以受眾的“信息管理者”的全新面貌出現。
2.大眾傳媒職能——政治親民化 政治新聞的喜聞樂見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受眾每天面對海量的數據,快節奏的生活使得受眾迫切的需要直達信息核心,面對冗長的文字信息難免會產生疲憊感。圖解政府工作報告可在強化版面語言效果、,消除受眾疲憊感的同時,在短時間內使受眾獲取信息核心,實現政治新聞的“喜聞樂見”。以前,從前,許多人認為,政治漫畫仿佛天然就與政治諷刺劃等號,漫畫和圖表等出現在政治領域漫畫和圖表等對政治來說,是個敏感問題。,而如今,《人民日報》官方微博作為傳統主流媒體的代表,其在政府工作報告這樣的硬新聞當中運用圖表和附加領導人漫畫頭像來以解讀報告、報道新聞,將“硬”新聞軟化成為了常態化,這體現出一種政治親近感。大眾媒體在其傳播職能中與政治的關系,不僅行使其“喉舌”的功能,更從某種程度上使人們感受到政治風氣的改變,以精美制圖的形式使得務實、親民、開放的風氣得到認可,從縱向來看,傳統媒體用其視覺的變遷的軌跡來呈現領導人施政風格的變化甚至一個國家政治風氣的變化,大眾傳播的政治職能得以更全面的實現。
3.宣傳效果——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圖表解說的方式集文字、數據、美術、線條、色塊于一身,不僅擴大信息張力,還強勢的凸顯視覺效果。圖表和文字的互相鏈接使得受眾瞬間可接受到核心內容,看懂了一張解說圖,就相當于對新聞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數據和關鍵字的凸顯使得信息的核心能夠迅速被抓住,和諧的色塊與板塊的合理構成以及線條的流暢度給受眾以視覺的享受。《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的九幅制圖之所以得到廣泛的關注和受眾的推崇,首先得力于圖表本身的設計之美瞬間吸引受眾,再者簡潔生動的地將備受關注的政府工作報告以圖解形式呈現,形式與內容相輔相成,使受眾獲得美的享受的同時又可在短時間內獲取最有效的信息。傳統主流媒體的宣傳以方寸之地呈大千美姿達到理想的宣傳效果,正所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三、人無完人,金無赤足
顯然,我們的媒介生態環境每天都在成長和進步,媒體為了迎合大環境也必須不停的地在變革,圖表解說政治新聞在一定程度上給人以簡明、直觀的同時,所謂“人無完人,金無赤足”,圖表解說也會給讀者一種碎片化、快餐式的認知,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
1.媒介平臺的局限
針對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在《人民日報》紙質版針對《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依然選擇以長篇文字的形式進行報道,而并沒有出現與其官方微也未出現類似于其官方微博博相同甚至相似的簡約制圖。囿于《人民日報》黨政機關報的重要政治地位和紙質媒體在印刷制作方面的局限,以此類精美制圖的報道形式進行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的報道,還難以在除官方網站、微博等媒體平臺外得以實現,無法到達最廣泛的受眾面。
2.把關人的存在主觀選擇
傳播者在對長篇文字報告的提煉過程中,不免出現“把關人”的主觀選擇,畢竟長達1萬7千多字的《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就僅濃縮成九幅制圖,配合“圖解政府工作報告”這一標題,必然定有相關信息被弱化和忽略。例如,工作報告中提及的“堅決反對‘四風’,,嚴格執行‘約法三章’,”、“中央國家機關“三公”‘三公’經費減少35%,31個省份本級公務接待費減少26%”等內容,就沒有體現在制圖中。
3.部分內容依然難以理解
雖然采用制圖的方式來解讀本來已經較為晦澀原本較為晦澀的政府工作報告可以使其簡明化、通俗化,受眾更容易接受和理解,這也是《人民日報》官方微博進行制圖解讀的出發點。,但是,縱觀九幅制圖,仍還會存在一些一定難以理解的專業名詞,。例如在圖“調整結構”4中出現的“M2”,在沒有任何輔助注解信息的前提下,沒有相關經濟學知識的普通受眾就很難理解其內涵,無法順利實現傳播者追求的解碼效果。
結語
在傳媒大環境日新月異的時代,《人民日報》作為傳統主流媒體的老大哥,其在官方微博這一創舉措,此舉無異于為中國我國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實現完美融合“助跑”。,即使此舉仍存在著一些局限性,但毋庸置疑,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和創新。,改革需要勇氣也需要空間,媒介環境應給予改革創新更多的包容。未來,媒體之間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更新的新聞報道形式將會隨之而生,我們都將拭目以待。
注釋
1何璇,.“圖表+深度”給報紙帶來什么[J],.新聞采編,,2007(1):11
參考文獻
[1]1.陳力丹.新聞理論十講[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2]2.李希光.新聞學核心[M].,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3
[3]3.李良榮.新聞學概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4] 4.曹文忠.讓新聞一目了然——新華社的圖標新聞及其制作[J].中國記者,2001(年4)
[5] 5.何璇.“圖表+深度”給報紙帶來什么[J].新聞采編,2007(年1)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