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的特點
如果我們把知乎看作是一個新大陸,那么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這塊兒新大陸上的物種類別繁多,每一類物種為了適應環境、為了生存而繁衍不息,既各自獨立又完整統一、有機的存在于一個生態系統,正印證了麥克盧漢說過的“電子時代一個主要的側面是:它確立的全球網絡頗具中樞神經系統的性質。”①知乎的知識積累過程是非線性的,給出的解答具有多維度的基礎,同時知乎的演化發展是動態的,與一般的真理相比,不存在真理那般的唯一性,整個體系的機制也是不斷進化。無數人的思想、知識、閱歷、智慧在知乎上匯集,摩擦和共鳴,最終產生了強大的整合傳播效應。
通過IT技術員劉津偉所寫的腳本,截至2015年3月2日,從知乎的根話題開始,把所有的話題全部列出來,一共是344150個話題。②
1、信息來源的多維
知乎的整個流程可以簡單概括為:觀而思,思而動,動而問,問而答,答而得,得而贊。信息發布者的往往不限定于一個特定的行業或是特定的人群,其信息的發布視角多維,從多學科、多立場、多角度出發,以確保思考問題、解答問題更全面完整、翔實。
以上熱榜的“如何評價霧霾調查《穹頂之下》?”為例:提問者在提問時較為嚴密,分別通過超鏈接的方式給出了《穹頂之下》宣傳片、視頻專題、優酷正片,截止2015年3月3日,對于該問題的關注人數為35623人,回答人數2052人,回答的人中有環保局職員、醫生、華人環境學者、氣象學博士后還包括全職媽媽等,這些人所設計的學科較多,每一個回答者通過自己的經歷、知識,從不同的側重點出發,多角度的詮釋問題。有些回答者對《穹頂之下》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而有些意見則相左。在同一個問題區里,大家可以有不同的聲音,以更多的維度對問題進行闡述。
2、信息內容的客觀
信息內容發布的客觀,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作為一個社會人,在正常交往中多少都會受到情緒的影響,在知乎里回答問題者,由于受教育程度普遍較高,看待問題多會站在客觀的角度,同時碼字的過程也是一個冷靜思考的過程,回答者往往會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冷靜,盡量減少主觀的臆斷和猜測,不受情緒的干擾。真理不是被證明出來的,而是被啟示出來的,所以在知乎里的信息里,最有價值的地方,不是僅單純的分享知識,更多的是分享各自真實的生活體驗。四個較為明顯的的表現:其一、結合自身經理談感悟。其二、引今據典佐證論點。其三、結合理論實踐經驗講知識。其四、分析題主問題塑三觀。在知乎上,信息發布時、點評討論時都有負責的心態,以“我的行為可能會對后來者判斷造成影響”為前提來行事。
3、信息結果的分享
信息來源、信息內容、信息點評等全部公開,分享給全部個體。知乎上,用戶可以尋找優秀的資源,關注相關領域的高質量回答,從中汲取知識,在知乎回答中,由于其信息完全公開,有各類的推薦書單、網址鏈接、領路專家,用戶在使用知乎的過程中,在一個界面可以跳轉到另一個界面,去了解和關注更多的內容。知乎建筑了一個高質量群體分享知識經驗的社區,這就決定了知識的分享與閱讀者的關系偏于等價而公平。在知乎上,可以互動,可以對知識點進行討論,可以點贊,讓好的回答被更多人看到。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