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的辯證關系與發展方向的研究
教育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職業教育作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直接動力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區域經濟發展的多個環節中,職業教育是一個知識傳播和知識物化的重點。但是,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的不僅能夠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也存在相互制約的關系。若忽視二者相互制約的關系,會引起教育與經濟的停滯不前。而本文研究的主題就是如何正確分析與看待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的關系。
一、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的同一性
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的同一性關系表現為二者相互促進,互利共生。與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較,職業教育與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關系更為密切,是一種直接為社會經濟服務的高等教育,并對區域經濟的發展乃至于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區域經濟對職業教育而言是作為一股強大的原動力而存在,推動著職業教育的向前發展,并為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點亮了啟明星。
(一)職業教育促進產業結構優化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產業結構需要隨之進行不斷地調整。而在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人力資源也會做出相應的調整。在所有的各種需要變動的生產要素中,由于人力資源結構變動是有意識的勞動者分布情況的變化引起的,人力資源配置結構的變動是最為困難的。而職業教育能夠使勞動生產者快速的熟悉整個新的系統,使他們能夠根據工作的需要和他們自己的愛好,輪流從一個企業到另一個企業。這樣則能夠改善人力資源配置結構,而且不會造成資源的浪費。職業教育為企業員工的深化再培訓和教育提供了主要的渠道,為企業進行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條件。
(二)職業教育在校學生與消費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作為職業教育機構的主要載體是高職院校,其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消費群體。在高校云集區域,大量學生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消費,都帶動了高校周邊地區相關行業的發展和增長。提供了大量就業,創業的機會和條件,直接帶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并且高校發展具有穩定性的特點,并且隨著高職教育的發展,學生消費給區域經濟發展所帶的直接間接的貢獻將越來越大。
(三)區域經濟推動職業教育的發展
一個國家的教育發展速度主要是取決于經濟發展水平和可用于教育投資的資金數量。區域經濟的發展直接推動者職業教育的規模的擴大與教育質量的提升。從另一方面而言,區域經濟的發展會使社會能提供的就業崗位與就業機會增多,使得受過職業教育者擁有更多的就業機會與廣闊的發展空間。這樣,對職業教育的直接目的——就業起到了極大的促進與推動作用。從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來看,沿海這一批先富起來的城市,其強大的經濟實力顯著的推動了該區域職業教育朝氣蓬勃的發展。
(五)區域經濟促進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優化
區域經濟的產業結構反過來也會影響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并對職業教育的專業結構進行優化。由于產業結構的變化會導致勞動力的需求結構發生變化,在蓬勃發展中的產業,勢必會有一個較好的發展趨勢。好的發展趨勢則會提供廣大就業者較多的就業機會,并提供較為豐厚的勞動報酬。這將吸引受教育者在接收職業教育之前,選擇職業方向時向報酬較高,好就業的方向前行。而這將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高職院校對專業設置的重點與方向的改變,從而達到優化專業設置的目的。
二、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的相互制約
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二者相互制約,相互影響。通過上述幾點的對職業教育的同一性闡述中可知,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職業教育的發展中不好的方面直接或間接影響區域經濟的發展,而且區域經濟的各個方便都會反過來制約職業教育的進步。
(一)區域經濟的發展水平與職業教育發展速度和規模的相互制約
從經濟視角看待職業教育發展速度問題的基本思路是:教育的發展水平是教育需求與教育供給相互作用,并最終達到均衡的結果。因此教育發展差異產生的原因在于教育需求與供給的差異。如果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有限,則不能給職業教育提供強有力的支撐。而職業教育最需要支撐的點就是教師素質水平的高低,沒有強大的經濟支持就難以保證吸納優秀的和培養提升現有教職員工。如果區域經濟的發展水平不高而導致職業教育投資不多,影響職業教育的質量,導致職業教育貧乏,又會制約區域經濟的發展。這樣,雙方面的惡性循環將會導致雙虧的情景發生。
(二)職業教育的專業結構與區域經濟的產業結構的相互制約
從理論上來講,職業教育能夠用前沿的教育理念與先進的教育模式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職業工作者,促進區域經濟的產業結構優化,提高生產力;區域經濟也能夠以實際生產需要與自身的欠缺不足的人員配置,影響高職院校的專業體系結構。能夠讓高職院校的專業配置更加貼近市場與實際,從而優化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但是,這僅僅只是從理論出發。如果在實際中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沒有及時的跟上區域經濟的產業結構的走向,校企之間沒有良好的溝通,校企溝通中存在不全面、不科學、不合理的認識等等原因。就會導致在實際的教育中專業設置不合理,不能夠將培養出來的人才轉化為生產力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這樣,即使學校辦的再好,教育質量再高,人才也無用武之地,從而造成人才過剩,積壓,改行,阻礙區域經濟的發展。反之,如果存在區域經濟的產業結構不合理,產業結構配置過分的追求眼前利益,不按科學發展觀科學的可持續發展。就會影響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造成人才培養重復,過剩,淘汰周期短等弊端。
(三)區域經濟的技術結構與職業教育人才層次雙向選擇的制約
在我國,由于東南沿海地區自然和地理條件優越,經濟基礎好,產業結構合理,城鎮化程度快,出現了很多新興產業與高新技術產業。而西部地區產業結構以傳統結構為主,工業化程度低。這一鮮明的對比體現了兩個區域的技術結構的不同與人才層次的不同。由于東南沿海城市在相同的崗位的薪資待遇明顯高于西部地區,導致西部大量人才流入東部。這樣,西部的經濟在人才流失的情況下發展緩慢。而其職業教育也在受到區域經濟發展的經濟制約之后受到資金支持。實踐證明,職業教育的層次安排并不是主觀確定的,而是由本地區的經濟發展中的技術結構客觀決定的。在一個地方的職業教育層次適合于技術結構的需要,則能夠滿足經濟建設的人才需要,推動經濟發展;相反,就會滯緩經濟發展,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
三、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科學發展建議
(一)加大對職業教育的經濟投入
托達羅指出:“經濟發展是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的組成部分,因為發展不純屬于經濟現象,發展必須包括不僅僅人們生活的物質和財經方面,并且發展應該是是一個多方面的進程,包括整體經濟與社會體系的重組與重新定位。”所以,資金投入不應該是以利益為導向,應該注重以人為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中華名族一直重視人才培養,而人才的培養需要資金投入。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沒有強大而充足的資金充足支持,職業教育的發展只能是天馬行空。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能夠培養專業型優質人才,推動生產力發展;能夠讓高職院校少受區域經濟的負面影響,科學的設置專業體系。職業教育一旦發展,則會拉動區域經濟發展。
(二)高職院校要以自身的特色專業與市場為導向
為了避免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的產業結構在職業對口上發生沖突,高職院校需要找準自身的定位,揚長避短,辦好自己特色專業、優勢專業。在此基礎上以市場及未來市場發展趨勢為導向。培養社會、國家需要的人才和技術過硬的人才。不造成人才的積壓、過剩等問題就間接的為區域經濟輸送大批有用的、新鮮的血液。使區域經濟能夠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三)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要緊密聯系區域經濟發展現狀
區域經濟的發展對職業教育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職業教育要想更好的發展,服務區域經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從區域經濟發展角度來考慮自身專業設置,是職業教育應該重視的一個問題。雖然說,在地理環境不同的區域,薪資待遇不同,但樹立為家鄉,為區域經濟服務的意識非常重要。高職院校應該加強與地方企業的交流,把教學活動與區域內企業現狀和發展趨勢緊密聯系起來。區域經濟的拉動則會以多種形式直接發展職業教育。
結語
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的發展相互條件,相互促進。但是,二者又相互制約,相互影響。文章從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出發,分別分析了二者相互促進與相互制約的方面與原因。在改革開放與中國入世之后的大環境下以客觀的、科學的眼光去處理二者聯系將會趨利避害使職業教育和區域經濟共同和諧發展。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